|
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發言(中評社 沈而忱攝) |
閻偉寜提到,香港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產生地,是革命黨人建立革命組織、發動武裝起義、從事革命宣傳和籌集革命經費的重要基地,在辛亥革命運動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同時,香港同胞對辛亥革命運動的貢獻也寫下了香港歷史上的光輝一頁。從反抗外國侵略的屯門之戰、九龍海戰、官涌之戰、新界抗英,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抗日戰爭、迎接新中國建立,直至改革開放和香港回歸,香港同胞的愛國傳統一脈相傳。
閻偉寜表示,百年後的今天,愛國教育正逐漸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旋律。對香港同胞而言,在“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框架下,為香港繁榮穩定和國家繁榮富強作出更多貢獻,就是對辛亥革命110周年最好的紀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當代青年,要弘揚"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精神,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共同發揚辛亥志士振興中華、富強祖國的民族自覺精神,胸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努力為完成國家的現代化事業貢獻力量。
張佐民指出,辛亥革命的歷史,就是兩岸人民為了追求民主、尊嚴、自由,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所以辛亥革命將海峽兩岸人民緊密的連在了一起。大陸近來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許多台灣企業和同胞都從中受益。讓我們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攜手,促進兩岸人民多交往,為祖國統一大業貢獻一份力。
李山表示,孫中山先生與港澳因緣甚深。1892年他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去到澳門鏡湖醫院,成為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1895年他在中環成立了興中會總會,以此為基礎,1905年孫中山等人又在日本成立了同盟會。孫中山先生在美國、香港、國內從事革命活動,讓我們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主持編寫《建國方略》和《建國大綱》,讓我們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建設者;在香港和美國分別成立興中會、在日本成立同盟會,讓我們知道他是一位團結香港、兩岸、乃至全球華人的精神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