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受訪者供圖) |
專訪全文如下: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看待北部都會區這一規劃?對香港和大灣區有哪些積極意義?
鄂志寰: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作為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以建設北部都會區的重大戰略設想,表明香港在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藍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將為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新的動力。
從香港自身發展看,把北部都會區作為與內地合作的新區域,可以更加直接地對接內地廣闊的市場腹地、大灣區豐富的要素資源和巨大的創新動能,能夠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可以借此機會破解發展空間不足、產業單一、年輕人向上流動渠道狹窄等難題,推動經濟結構性轉型。
第二,從國家層面看,“十四五”時期,內地連續推出若干重大開放政策,建立健全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制度開放和體制、機制、規則銜接升級,為香港提供了一個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難得的窗口期。
特區政府緊緊抓住這個時間窗口,推出長期規劃,可以發揮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傳統優勢,為內地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借鑒和支持。香港擁有的與世界接軌的商貿規則和營商環境,在服務職業資格、服務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管理等領域達到全球高標準等優勢能夠進一步得以彰顯。
第三,從大灣區層面看,北部都會區完善了“雙城三圈”的戰略性佈局。在“雙城三圈”的格局下,香港境內城市建設資源對接深圳成熟及活躍的都市核心區,打造港深雙城口岸經濟合作帶,將為加強港深兩地合作提供更大空間,推進相互連接、協同發展的治理理念創新,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北部都會區能夠與此前的《前海方案》相互配合,在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機遇的同時,促進大灣區合作融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