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 謹防“大水漫灌”式老路
http://www.CRNTT.com   2020-05-19 08:01:16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雖然“新基建”並不屬於新概念,但今年以來,“新基建”作為穩增長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力量被多個重要會議多次提及。1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出台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此後多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了2020年的投資重點。

  經濟日報發表專欄作者胡建兵文章表示,科技改變未來,要想在未來科技競爭和經濟發展中爭得上游,就必須提早開始打基礎。“新基建”這個基礎打得牢不牢、好不好,決定著在未來科技競爭中能否占得先機。

  文章認為,“新基建”既有投資屬性,又有催化功能,這是其被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當前,“新基建”作為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的短期影響。現在,境外許多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十分嚴重,加大投資是國內經濟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新基建”對於經濟增長,特別是對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業態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而這些領域正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不少省份已經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2020年的投資重點。例如:山東省年內將建成5G基站4萬個,集中打造20個左右省級數字經濟平台;湖北省謀劃了40個省級“點線心站台園”項目,總投資1300多億元;河南省將開通全球首條開放道路5G無人駕駛公交線路,建成我國首個連片覆蓋的5G醫療實驗網,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即將建成投用。“新基建”正在為未來發展鋪路,也為疫情後的經濟恢復打下一針“強心劑”。

  文章指出,“新基建”將是未來基建投資的主要方向。“新基建”的“新”,不僅僅體現在其代表的新科技方向上,更重要的是投資主體、參與主體的多元化。“新基建”不僅需要公共財政的直接投入,而且依賴於各類企業和市場主體發揮能動性。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發布,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等6個方面出台20項具體舉措。通知提及加快“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更加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這給不少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已具備相當實力的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前期的研發和建設投入,已為“新基建”打下了良好基礎,並且一些技術和應用也經受了市場的檢驗,起到了探路者的作用。此外,“新基建”還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能夠對其他製造業和服務業起到帶動效應。以5G為例,中國現在正處於新一輪產業革命之中,無論人工智能、物聯網,還是由線下到線上的轉型,都需要以5G網絡建設為基礎。

  文章強調,儘管“新基建”蘊藏著巨大的需求與機遇,但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避免走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走過的老路、彎路。“新基建”項目建設,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應審慎制定規劃,提高信息公開透明度,同時不能在參與過程中越位而影響市場的效率。要充分運用財政資金,也要防止財政風險。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強績效監督,提高資金利用率,特別是要防範“新基建”項目蜂擁而上和重複建設,造成無效投資、產能過剩和社會資源浪費,加重社會負擔。就全國各地方來說,中西部地區需要先補齊交通運輸和民生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而傳統基建發展較為完善的中東部地區則可以加快網絡、通信等“新基建”,為製造業創新升級,以及知識產業、信息產業等新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硬條件。總的來說,要積極推動、科學研判、理性投資,切忌盲目跟風、脫離實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