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隆生:歐盟與中國簽訂投資協定 美國弱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1-06 00:27:37


台中科大校園一隅。(中評社 資料照)
 
  因此,面對中國提出優渥的投資條件,歐盟當然樂見其成,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更促使歐盟有意與中國簽訂投貿協定。所以,歐中投資協定有一大成分是因為美國保護主義所促成。

  歐盟與中國洽簽投資協定,不擔心來自拜登政府的政治壓力嗎?李隆生表示,當前全球三大政經勢力,分別是美國、中國、歐盟,而歐盟作為其中的一強,是有本錢去追求本身利益的,美國固然會施加政治甚至是經濟的壓力,但美國已不是過去獨霸全球的霸權,反而美國正面臨國力衰退、話語權漸失的情況,歐盟不必全然服從美國,更何況先前的特朗普政府惹怒一票歐洲盟友,歐盟對美國的好感度不如以往。

  此外,李隆生指出,繼任的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雖然強調,美國將重返多邊主義要跟盟國重啟協商,但國際政治很現實的,拜登談的仍然是美國利益,既然如此,歐盟乾脆早一步尋求自我利益的出口,遠比坐等美國政權交替來得好。

  RCEP與歐中投資協定陸續成形,未來的國際經貿趨勢如何發展?李隆生表示,中國未來將在國際經貿上占有領銜地位,尤其當中國同時存在於亞太最大自貿區,並開啟對歐陸的貿易之路更是如此,目前中國名目GDP占全球的15%左右,各國都不可能跟中國斷絕往來,美國也不可能,美國雖然已經對中國施加了很多的關稅,但也只能緩慢、緩步的實施,無法斷然脫鉤,如今中國掌握經貿影響力,美國未來要對中國展開經貿圍堵的難度只會越來越高。

  當然,不代表中國可望完全脫離美國的攻勢,李隆生說,美國仍然在許多關鍵技術、項目、經濟話語權層面上領先中國,這些都會是美國未來對中國施壓的利器,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的力道會越來越弱,因為當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連結度越高,美國能施壓的層面就越少,點對點的壓制遠不如圍堵包圍,可是中國正逐漸削弱美國的圍堵圈,後續美中貿易戰的發展,值得觀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