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洪瑞閔:法國遭美英澳捅刀 疏遠英語盟友
http://www.CRNTT.com   2021-10-01 00:30:25


法國的印太戰略受到美英澳聯盟影響,有調整需求。(取自視訊畫面)
 
  另外,洪瑞閔表示,法國在印太戰略的出發點,跟美國的對抗中國目的有很大落差。眾所周知,美國在印太戰略的目標就是要跟中國採取一個衝突的邏輯,可是法國相對來講,並不希望印太地區引發衝突,倡議避戰,觀察法國的印太戰略文件可以發現,法國不只無意跟中方起衝突,也不樂見中美在印太地區衝突,對歐盟來講,這是最糟的結果,種種跡象可見,美法對印太地區的思維落差大。

  洪瑞閔提到,法國與美國的歧異,事實上是有經過長年累積,早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就出現,當時布什總統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法國是第一個出面反對,並拒絕參戰的北約成員、2013年美國跟法國在非洲的軍事維和行動,也是美國率先撤出、加上近期美國對阿富汗的撤軍事件,其實法國也是表達反對,但美國仍然說走就走。多重事件影響,種下美法關係不穩定的因子。

  因此AUKUS事件的發生,才會讓法國怒不可遏,洪瑞閔指出,這件事情之後,法國對於英語系盟友的不信任感升溫,勢必調整其印太戰略思維,會有三個面向。

  第一是,疏遠英語系盟友,轉而尋求其他合作對象,這當中包括印度、日本甚至台灣。所以法國與台灣在印太戰略的合作後續會有契機,不過,這有賴台、法雙邊政府加強雙邊關係維繫。

  洪瑞閔說,由於台灣雖然過去跟法國有不少軍購案,包括幻象2000戰機、拉法葉艦等,但時間都已經相當久遠,再加上過去交涉的過程中,台灣軍方其實對法國有許多不滿,台灣軍方不太喜歡跟法國打交道,因為法國的軍火很貴,維修費高昂,送修期程又很久。因此台、法在軍事上合作的負面觀感,可能影響兩邊合作,尤其台灣的戰略思維又以美國馬首是瞻,後續台、法在印太地區的合作能否增加,有待觀察。

  第二是,重新思考在印太地區對中關係,由於美、英、澳舉措強烈破壞法國的信任,法國過去著重與傳統盟國努力制定連貫、有架構的印太政策,可是經過這次的捅刀事件後,有觀察認為,本來就不打算與中衝突的法國,可能會調整策略,透過增進跟中方在印太地區的互動,維持自我印太戰略利基。

  不過,洪瑞閔也提到,法、中增進合作仍不容易,畢竟雙方的政治意識形態,還有價值觀有根本上的差異,且中國南海地區的軍事部署,仍然對法國在南海的屬地造成不少壓力,所以即便法國可能會思考在印太地區的對中關係,但要全然的靠向中國,他認為不太可能。可是中國確實有機會在當中見縫插針,例如釋出利益對法國拉攏等,就看後續中法如何互動。

  第三則是,尋求自立自強的印太戰略制定,AUKUS事件顯示出法國過去在印太戰略推進上的侷限性,也就是法國強調多邊合作,可是畢竟合作模式一直是以美國為首,只要美國的戰略目標轉向,或者合作模式調整,可能就會對法國利益產生衝擊,並有被邊緣化的可能,所以法國需要改變策略,找到自主的道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