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東杰析俄烏危機三種情境 西方陣營居劣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00:18:05


 

  蔡東杰表示,當然任何的軍事衝突都有風險,可是對俄國來說,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它都占優勢的。因此出兵的可能性不低,只是俄國需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個是時機問題,軍事行動的適當時機,決定損害的程度大小。第二個就是,北約等西方陣營的反制力量有哪些?到底北約組織對於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會有什麼樣的動作?上述兩個部分是俄羅斯需要考慮的事項。

  不過,蔡東杰說,探討事件根本原因,俄羅斯之所以大動作軍事進逼烏克蘭,就是因為有兩個問題影響到它的利益,第一個,俄國無法容忍北約東擴。因為烏克蘭原來就是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部分,北約包括美國在內,一直把俄羅斯當作是假想敵,俄羅斯在過去的前蘇聯瓦解之後,北約也陸續的接收前蘇聯的集團成員,這對俄羅斯來說就是一個威脅。

  他說明,過去許多蘇聯集團成員,現在分出去的東歐國家,基本上都扮演俄國跟西方的緩衝區,一旦北約把這些緩衝區都吸納掉,俄國跟西方陣營之間就失去了一個安全的緩衝區,直接對俄國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脅。所以俄國也講得很清楚,表面上它至少宣稱,北約若承諾不讓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也不一定要有什麼動作,現在就看北約願不願意妥協。

  第二個利益因素,則是普京在俄國境內的政治問題,蔡東杰指出,普京雖然一直長期連任的,但執政越久,累積的政治壓力也就越大,尤其受到疫情衝擊內政、經濟,不管是普京個人的或者是其所屬政黨,都產生內部壓力,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普京會需要一個可以轉移或者是抒發壓力的管道。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施壓,就能夠釋放政治壓力,無論是出兵烏克蘭展現俄國軍力,又或者是北約最後妥協,都能夠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

  反過來說,蔡東杰指出,北約成員在反制俄羅斯的工作上,相對屈居劣勢,美國從特朗普以來到拜登上台之後,在全球戰略的收縮狀態沒有改變,目前以戰略收縮為主的美國要再去出兵介入烏克蘭危機,可能性不大。歐洲則從金融海嘯、歐債危機、難民潮以來,再加上疫情的動盪,歐洲的團結性極低,能否整合併形成一個具有合作性的力量?有待商榷,在上述前提之下,美國跟歐洲能不能夠凝聚一個足夠的力量去壓制、威嚇俄國?許多觀察都是比較悲觀看待。

  所以接下來大概會有三個可能發展情景。蔡東杰說,第一個是俄羅斯出兵,並在東歐區域形成某種程度的戰爭狀態,甚至是大規模軍事衝突,這是最極端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