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汽車,彎道超車
http://www.CRNTT.com   2024-06-04 17:16:58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最新全球汽車銷量排名公布,在德日車企銷量大跌的同時,中國比亞迪4月份總共售出31.45萬輛汽車,首次躋身世界前4位。比亞迪的成功,堪稱是“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也在說明,任何打壓和制裁都阻擋不了中國發展的強勁步伐。

  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球汽車銷量達700萬輛,按年增長3%,當中,中國車企佔全球份額的34%。具體到汽車品牌上,日本豐田、德國大眾、美國福特雖然佔據前三位,但銷量全都錄得超過一成的跌幅,而排名第4的比亞迪銷量僅比福特少2000輛。

  今年1月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出口逾500萬輛汽車,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當中新能源汽車佔了重要比重。到今年4月份,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突破50%,較原計劃的2035年,提前11年達成,這是中國綠色交通以及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事件。

  為什麼中國汽車能在德日美車企壟斷之下實現“彎道超車”?根本原因絕非一些人所抹黑的“補貼政策”,而是中國的超前和科學規劃,抓住了汽車產業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迭代發展歷史機遇,堅持開放競爭。如今,放眼全球,中國汽車製造、中國汽車消費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風向標。早前北京車展上,外國車企高管圍觀比亞迪新車,就是例證。

  中國汽車的成功,引起美西方國家的嫉恨。上個月,美國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而歐盟委員會亦威脅要對中國汽車徵收新的關稅。但正如專家所指出的,學習中國的開放競爭才是根本之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無助於美歐的汽車產業發展,反而會加大與中國的差距。

  美西方不會輕易放棄壟斷地位,正如針對中國的通訊、芯片製造等產業採取的阻撓、破壞甚至是扼殺手段,未來不排除還有更極端的舉措出台。但比亞迪等中國汽車的突破說明,開放競爭才是出路,越是打壓制裁,中國製造發展得就越堅韌,甚至越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