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就業規模保持穩定,1—7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22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4.7%;就業質量穩步提高,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中國經濟恢復態勢持續,但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大,仍要把保障就業放在宏觀政策優先位置。“十四五”時期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人以上目標,要以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主線,努力推動就業事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周人傑文章表示,就業是發展的基礎。離開更充分的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資本水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很難實現;只有更高質量的就業,才能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基礎、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實化量化促進就業重點任務,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注重政策協同發力,注重社會大眾關心的重點領域,注重解決長期性趨勢性問題。這是推動今後一個時期就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指引。
就業是財富創造的源頭活水。對國家、對企業,對家庭、對個人,就業都是大事,都要通過勤勞創新致富、創造價值。要繼續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推動就業擴容提質,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擴容”角度看,要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突出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從“提質”角度看,要消除就業歧視,加強合法權益保護,努力提高勞動報酬,讓勞動者更體面工作。
文章指出,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一要強化政府責任,二要堅持市場主導。要充分發掘14億多人口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水平。當前一方面要強化財政、貨幣等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廣開靈活就業渠道,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提供必要指導培訓,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提升勞動者技能和素質,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同時發揮好民生政策兜底功能。
文章認為,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針對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等問題,要堅定不移深化就業市場化改革,破除推動高質量就業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減輕稅費負擔,鼓勵企業家穩定就業崗位,同員工攜手渡過難關。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同時,還要強化創業帶動就業,放大就業倍增效應,激發勞動者的創業積極性,幫助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業致富、穩定經營、持續增收,鼓勵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家庭、服務社會、貢獻國家,實現經濟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報酬同步提高的目標。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靠擴容和提質雙向發力、培訓和服務雙輪驅動、保重點和防風險雙側協同,我們有信心能使就業保持穩定態勢,推動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將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優先目標,把解決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一定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扎實邁好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