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未來香港經濟如何再騰飛?莊家彬語中評
http://www.CRNTT.com   2022-06-14 00:21:25


 
  莊家彬強調,“十四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莊家彬認為,一方面,新一屆政府要好好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紿予香港的獨有功能定位,包括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李家超先生在當選後強調,要利用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搭上經濟發展快車。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人口逾8,600萬,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可以為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提供龐大市場,透過更多優惠與更開放便捷的貿易政策,以服務區內蓬勃發展的實體經濟。

  另一方面,創科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香港擁有科研優勢,近年亦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初創企業由2015年約1500間增加至2021年約4000間,在《2021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位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未來除了要推動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的跨領域和地域在創科方面的合作外,亦要推動香港和周邊城市整條產業鏈的互補和結合,開展技深度合作區。

  “香港能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賴‘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在香港順利落實。”莊家彬說,在“一國”的優勢下,香港的發展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而在“兩制”的保障下,香港可繼續實行自由貿易及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政策。“基本法”第109條更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適當的經濟和法律環境,以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莊家彬繼指,“兩制”是使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繼續有信心來港發展業務,並透過香港作為面向國際和內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促進內地與外國之間商務往來,彼此互惠雙嬴。對香港經濟發展而言,國家是最強的後盾,只要能找准定位,發揮優勢,進一步融入“國內大循環”和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橋梁作用,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重煥勃勃生機。

  莊家彬亦表示,當前的新形勢下,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關鍵節點,中央已明確要求“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而香港應該發揮作為開放的自由經濟的優勢,一方面,要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要深化粵港澳合作,發揮互補優勢,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作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連接點之一,亟需尋求對內對外全面及安全開放的新機遇與可能性,才能讓香港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