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進行專題演講(中評社 段曉魯攝) |
以下是羅祥喜演講內容:
很榮幸我們中評智庫基金會與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共同舉辦這場論壇。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兩岸及港澳、海外舉辦了一系列座談會、研討會,我們這場論壇是這系列研討活動的尾聲,同時也是中共二十大之後海內外系列研討“九二共識”在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作用的序幕,特別有意義。
剛才張志軍會長、羅永綱主任、洪秀柱主席、陳國基司長的致辭,對“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核心要義和重要作用,作了很好的論述。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反經驗表明,衹要遵循“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兩岸就有基本的政治互信,台海和平就有保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能持續;不承認或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就沒有互信的基礎,兩岸關係一定會出現波折。接下來,我主要想談一下“九二共識”的未來作用。我認為,“九二共識”依然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具體談四點:
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我們應該認真領會其中的意涵。可以肯定,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會因為台灣部分政黨和政客不承認或否認“九二共識”而停滯不前,台灣的多數民眾和主流民意還是支持兩岸友善交流,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而要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必須在承認和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才有可能。
第二,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中,與否認、曲解“九二共識”的“台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反華勢力的鬥爭勢必更加尖銳複雜。面對兩岸關係的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指出,“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裡反映了“九二共識”的兩個核心內涵: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關係是國內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解決台灣問題只能由兩岸中國人來解決;二是謀求國家統一的意志堅定,國家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當然和平統一是第一選擇。而要和統,必須在承認和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進行;如果不得不選擇非和平方式,必然是在和統無望的情形之下才會發生。
第三,“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不會變、更不會過時。“九二共識”是事後概括出來的名詞,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名稱,它所反映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客觀事實,兩岸都追求國家統一更是歷史大趨勢,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改變,也不存在過時的問題。有人說,“九二共識”是三十年前達成的,現在的政治社會環境都變了,所以過時了,不適用於現在了,這是完全不瞭解“九二共識”的內涵。請問,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這個屬性,這個性質會變嗎?完全不可能變。當然,如何謀求國家統一,需要方法,需要智慧,“九二共識”本身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當年求同存異謀求解決問題的精神依然可取,依然重要。
同時我也認為,堅持“九二共識”這個名稱,並不影響我們繼續進行兩岸關係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影響我們探討提出兩岸都能夠接受、有利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新論述、新名詞、新共識。但不管什麼樣的新論述、新名詞,“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和謀求國家統一,都不會變,不可能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