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抗疫記者會:取消疫苗通行證及限聚令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22-12-29 00:45:41


 

  記者:行政長官,你好。我想問現時香港的疫情發展情況如何?特區政府的防控工作是否比較有效?在新階段下,如何平衡經濟發展的需求和疫情防控的需要?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你的問題。剛才我們總結了自從本屆政府上任後就疫情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是針對監察疫情的變化,從而不斷優化防疫措施,因為我們知道總有一天要處理好既要防疫,亦要維持經濟活動的工作。目前來說,確診數字徘徊在20 000宗左右,但整體發病情況,大部分都是輕症,甚至有些是無症狀(感染)。當然,每天不幸都有一些死亡個案,但我們留意到很多都是例如涉及其本身的抵抗力或有基礎病。在疫苗接種方面,如果接種率達到滿意水平,死亡或重症的情況會大大減少。所以剛才我說,整個防疫政策現時的焦點是“防重症、防死亡”,以及聚焦保護較高風險的群組。至於其他人士,我們會建議其做好健康措施,保障自己的身體狀況,及做好個人防禦,經過這麼多年,市民都很有經驗,亦多謝很多市民配合我們的防疫政策。

  在整體部署方面,剛才你問及整體防疫情況如何。的確,確診數字徘徊在某一水平,我們正密切留意現時屬平台期,還是會有甚麼變化。我們正處於冬季流感季節,會有壓力,但整體上,我們的疫苗接種率高,剛才盧教授亦提及接種了第三劑新冠疫苗的接種率有83%,加上有250萬人曾確診,加起來有94%的整體防禦能力。因此,雖然仍然有確診個案,但風險可控。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社會有訴求盡量復常。你看到這次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在既能控制疫情的實際情況下,大力推動復常。如你有作出觀察,過去六個月,我們是不斷朝著這個方向,是穩紮穩打,亦是在可控、有序的情況下,不走回頭路,大家都很清晰,亦很有信心,我們是不斷地邁向復常。我們早前放寬了社交距離措施,再加上現在原則上取消了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只保留“口罩令”,我相信經濟活動會更好。我亦看到剛過去的聖誕節期間,大家很開心,社會上很多市民都表示很久未曾如此開心,我看到當然感到很欣慰,這亦是政府施政的目標,大家在這情況下,生活一定會更有希望,經濟活動亦會因此而產生。再者,我相信我們這次大力推行這個新安排,很多外地旅客都會積極來港,相信旅遊業等都會繼續發展起來,商貿方面更不用多說,所以整體發展是樂觀的,防疫方面亦是可控的。

  記者:特首、局長,你們好。兩個問題,首先第一條問題是關於通關方面,想關心一下初期會如何安排?即是由哪一天開始,究竟是一月八日,還是一月十日?本身亦會否限制人數?哪些人會優先,是否商務或者家庭等才可以優先?第二,亦都想關心一下具體的入境要求,剛剛說到海外與內地入境香港,其實檢疫要求是會看齊,剛才的用字是會向他們發出一個“健康措施建議”做五日的RAT,是否即是他們可以不聽從這個advice都是OK?以及現時海外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香港是有一個打齊兩針的要求,現時會否與內地看齊,即是都一併取消?

  行政長官: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通關的問題,我在述職後跟大家說過,中央在通關方面同意要有三個原則:第一是逐步,第二是有序,第三是全面。即是說我們第一步做得成功、做得暢順的話,就可逐步逐步邁向全面通關,這是肯定的。而事實上我相信這都是一個常理,因為沒有通關三年,立即通關的需求一定很大,我們要確保不出亂子,確保過關順暢,無需在關口排很長的隊伍,否則可能會有擠塞、失控、出亂,導到可能有人受傷等,我們都不想。所以這需要逐步,這是第一個原則。政務司司長向大家都多次說過,我們與內地有關單位已經接觸,朝著的目標亦是逐步、有序、全面。我們現時希望達到的目標是在一月中之前與內地有關單位達成共識,並把這個達成共識的方案提請中央審批,批准後就落實。當然我的目標是在一月十五日之前完成審批並落實,我們都是朝著這個目標。我們接觸的不同單位,大家都是向著這個目標邁進,所以我對這方面是有信心——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怎樣才算是“逐步、有序”?我覺得這方面是常理,譬如通關最主要有四個渠道:第一,是經過飛機,即是航班;第二,是經過海路,即是船運;第三,是經過鐵路;第四,當然是經過陸路。

  在恢復航班方面,當然由零航班、零班次,到可能一開始是兩班,稍後是三班,這個都是逐步、有序;再開的點對點,可能開始是由一到兩個點,或者由一到三個點,或者由一到五個點,這些都是逐步開放,我相信這都是常理。

  同樣來說,在我們的船運方面,譬如輪船,都是按著這個實際情況逐步、有序地開放;鐵路亦是類似。但我們在陸路方面,大家都知道陸路口岸是我們擁有最大人流的一個通關地點。在過去,二○一九年前,即是疫情前,每日單向出入境動輒是40萬至50萬人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停運三年,在口岸方面實際上亦會有地理上的限制,譬如每分鐘可以處理多少過關人士,兩方面的有關單位都要作出部署。當然政府的人手方面並非我們最擔心,政府的人手是很容易部署,但我們還需要流程和配套,亦有一些措施是要在實際運作中測試是否暢順。

  在我們通關時實際會有些甚麼要求,大家都還在商討中,在商討中大家便會提出不同的方案。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盡快達成一致的共識,然後就立即報請(中央)。我都知道大家很關心這方面,每一個環節都我都過問。我亦多謝我的15個局的同事,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過去幾日都不停回來(政府總部)開會,提出不同方面的方案。簡單來說,有一些我們需要確保運力恢復,有一些我們亦要確保民間的配套能配合。而且,我們所說的是人數安排,而這個人數安排亦是可以按著實際情況靈活調校,意思即是說如果我們在逐步中的第一步,我們在通關時第一次的人數安排是很暢順,我們觀察一段時期後就可以進行第二步的人數安排。實際情況如何,當然我們需要與內地單位商討。我亦深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香港的市民都會很配合我們的過關方面所安排的措施。如果大家是暢順有序、有秩序和安全的情況下,我對於通關方面抱有很正面的態度,我認為我們可以處理得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