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大咖講書:李風談如何在港堅守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00:12:38


中評社香港總部參會人員現場聽講。(中評社 陸文煜攝)
 
  李風分享的第二個感受,是“在香港有一批相當優秀的新聞傳媒人,在香港土地上風雲際會,很出色”。他說,包括自己在內的這一批新聞人,都是有內地背景,同時在香港生活了幾十年、默默耕耘了幾十年。他們是香港的一筆財富,因為這批人懂香港、懂國際又愛國,同時又對香港有責任感、有情懷。這批人在香港工作,增加香港與外界的交流,並且為香港繁榮穩定出謀劃策,堅守立場,堅持真理,在香港這片輿論舞台上發光發熱。

  “我覺得這是為什麼香港能夠回歸25年後還繼續一路發展、一路繁榮穩定,我想也有我們的一份力。”李風說,“因為我們非常熱愛香港,對香港的承擔及責任感早已植入到心坎里,植入到血液中。而這種責任感是出於對祖國的熱愛,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堅守,有很深的感情在裡面。我們深刻瞭解到香港回歸前的不易、回歸後也不容易,才會排除萬難來到香港工作發展,迎接挑戰。而且至今,我們這批人還在香港。”

  李風在主講環節重點介紹了剛剛出版的著作《香江守望》的情況。

  李風首先回憶說,1990年來港時,生活條件比原本居住的福州要差很多。“一到香港百愁莫展,要自己租房子、重新找工作,要自己承擔起所有的一切,每天早上起來就要想著謀生,維持生計。”李風一家最初來港時住在劏房,當時孩子祗有幾歲,一家人擠在祗有幾平方米的房間里,有一個小小的衛生間,沒有廚房。一個電飯煲不僅要煮飯,還要用來炒菜。

  結果第一年春節,李風帶著全家去拍家庭合影。照片洗出來發現相中的兒子還流著鼻血。“為什麼呢?因為電飯煲炒菜沒有油又太乾燥,吃了容易上火,小孩子還不適應。”李風笑說,“這張照片我現在還留著,很有意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