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郭玲麗答中評:從外訪中思考香港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23-08-25 00:46:50


郭玲麗帶領兩地青年代表參觀立法會(受訪者供圖)
 

  “政府亦規定,公社科高中生必須有一次內地考察經驗,而且需由學校安排教育局所指定的22條大灣區的路線。從今年4月實施到現在,已有數萬名高中生完成有關要求,考察內容有文化、歷史、科創、生態各式各項。而我近來在不同的考察過程中,更確切感受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透過不同參觀及體驗,發覺這切實能讓學生深刻地瞭解國家和認識國家,可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認同感。”郭玲麗分享了在考察中的體會,她說,在福建考察中參觀了集美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先生是著名愛國人士,他心繫祖國,飲水思源,先後創辦了集美學校、廈門大學等知名學府,瞭解其經歷之後受益匪淺;自己與學生在廣西進行考察交流,透過考察梧州建築瞭解嶺南文化,透過參觀梧州學院大學國防教育展廳,學習國防知識、深化了對國家安全的認知,並透過體驗廣西少數民族生活文化提升自身的家國情懷。

  “現時教育局暫時只提供大灣區考察路徑,祖國地大物博,未來是否可以擴闊地域限制,亦可以給予學校適當的空間調整行程來配合不同學校學生的學習需要呢?這是我在思考的。”郭玲麗說,此外,在考察的過程中,瞭解到國家對於愛國教育、國防知識教育等都是通過有系統的安排——按學生的學習階段安排參觀及學習。“這對於香港來說很有參考性。”郭玲麗認為,香港投放大量資源推動愛國教育活動,但仍未訂立出配合學生不同學習階段、有系統的課程大綱,以致推動愛國教育的進程略顯緩慢。而有關硬件的配套亦未能成系統,甚至有關的學習設施不足。“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學習國家設立共產黨博物館、國防教育中心等,讓學生更實在瞭解國家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另外,郭玲麗表示,在近幾次與青年到內地交流考察的過程中,自己更深刻感受到,要進行深度瞭解及認同,兩地青年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發揮好姊妹學校的功能,締結適合的姊妹學校,可以相互取長,提升兩地青年互相認同。”

  郭玲麗還強調,促使香港與國家同步同行,人才互通,兩地學歷互認是必須認真探討的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