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觀察:從區議員組成看地區治理新氣象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0:36:23


香港街頭的區選宣傳(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特區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於12月10日成功舉行,超過119萬選民踴躍投票選出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和88名地方選區議員。12月12日,特區政府宣布,行政長官已根據《區議會條例》委任179位人士為第七屆區議會的議員,另外,27位現任鄉事委員會主席亦已根據《區議會條例》確認有效登記為區議會當然議員。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已審查並確認各委任議員的資格,以及各鄉事委員會主席登記為當然議員的資格,包括符合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獲委任人士的名單於12月14日刊憲。至此,由470人組成的新一屆區議會順利產生。為香港民主選舉和議會政治回歸理性揭開新的一頁。筆者觀察,當選及獲委任的區議員分佈各年齡段及各界別,以中青年及有地區經驗者為主力,展現了地區治理的新氣象,相信能提升地區治理效能的同時,也成為治港力量的蓄力池。 

  第七屆區議會全港18區共470個議席,264席經由投票程序產生,其中176席“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由統稱“三會”的各區撲滅罪行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和分區委員會委員互選產生,競逐議席候選人有228名。88席地方選區議員分屬44個選區,171名取得“三會”委員提名後“入閘”的候選人透過“雙議席單票制”決出所有議席。
 
  這是香港特區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制度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隨著選舉結束,香港的區議會重拾初心,全力發揮地區諮詢的角色和功能。重塑後的區議會回復基本法第97條規定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定位,職能包括負責收集市民意見及向特區政府反映民意,例如就地區交通、文化、康樂、居住環境和公共衛生等問題,提供意見和支援,發揮地區組織的力量。這將有助進一步完善特區政府的地區治理架構,提升地區治理能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協助行政部門執行政策,讓市民獲得更貼心及貼地的地區服務,凝聚社區力量。而由各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帶領區議會處理民生事務,並為區內居民提供諮詢和轉介服務,協助政府掌握地區脈搏,加強政府在全港層面統籌力度,將有利貫徹落實行政主導,實現良政善治。

  筆者觀察,當選區議員呈現年輕化、專業化特色。素質高、形象好、熱心服務社區的人才脫穎而出。很多當選人年齡介乎30至40歲之間,年富力強、幹勁十足。絕大部分當選區議員具有大學以上學歷,不少人擁有律師、工程師、會計師等專業資格。

  按政治聯繫劃分,以參選者計,將“地區委員會界別”與地方選區合併計算,建制派第一大黨民建聯與建制派第一大工會工聯會派出了超過40%的候選人;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領導的新民黨佔7%;代表商界的自由黨和經民聯共佔不到7%;約39%參選人報稱獨立、無政治聯繫或未標明政治聯繫。

  以當選情況看,民建聯佔147席成區議會最大黨,佔整體區議員31.3%。其餘政黨依次為工聯會43席、新民黨/公民力量25席、經民聯24席、自由黨8席。其中,在特區政府公布的委任名單中,民建聯有38席,佔委任名單21.2%;其次是16席的工聯會;新民黨/公民力量和經民聯各佔10席,自由黨和勞聯則分別佔3席和2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