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會看中天津作為展會地點,施榮恆說,因為天津是直轄市,離北京不遠,有較好的市場。同時,天津方面提出的場地也非常好,“在一個步行街裡,跟我們戶外展覽的比較相似。”而天津方面也很主動談合作,“因此我們認為雙方都有意向的話,就可以從天津開始。”
談到社會復常之後展會產業的發展情況,施榮恆說,疫後經濟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內地包括大灣區有很多新的展覽的東西出來,展會位置很大,租金也相對比較便宜。但反觀香港,主要場地衹有亞洲博覽館和會議展覽中心,我們的總面積來講還是相對不夠多。”而無論是亞博館還是會展,都因為停辦了幾年展會,現在的展期都比較滿。因此從競爭力上來說,大灣區可能更有競爭力。“畢竟場地較多,人口數量也大。”
施榮恆說,廠商會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香港的展覽也放進到大灣區。不過他認為,廠商會的角色是中間人,“去舉辦展會,最終還是需要參展商願意參與。”施榮恆分析,要商家願意參展,首先當然要算一筆賬,“第一就是貨品是否能在內地銷售、展覽的成本是多少?尤其目前香港人手這麼短缺的情況下,商家找人去辦展也是要有一定的能力和資源才行。”另一方面,施榮恆提到,廠商會也關注中小型企業,希望能幫助中小型企業,鼓勵他們去推進市場。
不過,施榮恆強調,香港現時在展會、產業推廣等方面依然擁有特殊的優勢。“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很多的強項的,比方說我們的產品的開發。”他舉例指,去年一些內地城市的產品來香港工展會參展,“但是我們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一些內參展商他們還不熟悉、不會做。因此我們也想下一步與更多的不同省市合作,我們有專業的品牌發展局、鑒定中心等等,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協助他們如何出口到海外去。我們想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施榮恆強調,香港業界有創意、專業性較強。“無論從設計、市場推廣等各方面來說,我們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可以給很多專業的意見。當然,現在內地很多商家也都很靈活很厲害,所以我認為,應該加大兩邊的合作,可以把相關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