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現場:“推動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研討會
http://www.CRNTT.com   2024-05-22 01:15:18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黃英豪議員(中評社 盧哲攝)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黃英豪致開場辭。黃英豪說,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命脈,與民生息息相關。香港是集外貿、金融、運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國際貿易中心,與國際市場聯繫緊密,還提供著大量與貿易相關的優質專業服務。調研團隊的工作前後歷時一年,接觸了一批來自香港本地、中國內地和中東等地的進出口企業。調研團隊發佈的《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策略報告》展望了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機遇,提出跨境電商、數字技術和海外倉建設已成為當下世界貿易產業發展的最主要載體。在此基礎上,報告系統闡述了下一階段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發展的方向。希望通過當天的研討,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共識。

  葉澤恩在發言時,首先對香港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傳統優勢進行了闡述。他說,香港享有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進出自由、國際航運自由、出入境和居停留自由、資訊流動自由。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發展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推出,香港也擁有著更多貿易發展機會。葉澤恩建議,香港商界與特區政府密切結合,積極開展與 RCEP 其他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香港可以深化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可以借助阿聯酋打造和推廣自身文化品牌、利用其龐大的物流網絡開拓新市場。

  方舟在發言中說,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發展可以助力國家提升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國家可以利用香港出入口行業在國際銷售網絡、品牌塑造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優勢,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引導內地企業與香港出口企業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場。方舟建議,充分利用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功能和經驗,助力國家在新經濟、新業態、新常態下發展更高水平的對外貿易,提升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張家敏在發言中主要討論了如何通過發展新型離岸貿易服務,建設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他認為,一是以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提升香港企業競爭力,二是開拓香港海事再保險和海事法律市場,特別是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船舶融資租賃中心,三是將可持續發展元素融入供應鏈管理,率先發展供應鏈 ESG 業務。張家敏認為,香港應認真思考如何依靠粵港澳大灣區提升自身供應鏈管理能力,包括提出“大灣區+1”的概念,希望能夠爭取給予香港、深圳兩地雙註冊型企業特殊的稅務安排和人員流動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