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化盛事話書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7-25 10:20:15


二○二四香港書展場內人頭攢動,十分熱鬧。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已於周二落幕。今年逢香港設立首個全民閱讀日,七月書展再將城中閱讀氣氛推向另一高潮。市民遊客或入場“掃貨”,或聆聽講座及參與工作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一九九○年起,香港書展每年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七月暑假與一眾讀者見面,早已是香港乃至亞洲的文化盛事。特區政府近來積極推動盛事經濟,加之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出版文化業界責無旁貸,理應思考如何憑借書展達到推廣閱讀、普及藝文的功效。

  香港書展連續舉辦三十四年,幸得貿發局與出版文化業界密切配合,入場人次乃至社會影響力屢創新高。我尤其欣賞最近這些年來書展必設一年度主題,例如去年的“童來悅讀少年時”,今年的“影視文學”等,都能切中社會熱點。出版社及文化機構配合年度主題推出新書或邀約讀者重溫經典,皆是叫好又叫座的嘗試。而且,主辦方配合主題,在文藝廊及相關空間策劃展覽,近年更加添多媒體視聽元素,增強互動,成為不少讀者的打卡點。

  儘管坊間不時有聲音稱香港書展宛若“大賣場”,商業意味重了些,文化內涵少了些。我卻覺得商業機構參與運營,增加書展曝光率和現場客流,對於業界和讀者未嘗不是好事。如今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藝術文化活動少了商業運作,少了營銷策略的推動加持,都不可能引來眾人關注,更遑論打造知名品牌。

  香港書展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已然積攢了不俗口碑,未來在新消費場景下,特別是科技與人工智能語境中,如何進一步開拓發展?我想,主辦方一方面可以在虛擬與實體互動層面多些著墨,將科技潮流元素更多帶入書展現場,並增加產品門類及特色,另一方面則可參照歐美及亞洲其他地區書展或文化節成功模式,在香港會展中心之外開辟若干分會場,每個分會場可聚焦某一門類如“圖書設計”或“藝術書籍”等,深入港九新界不同社區,與在地居民加強互動。這樣,新界市民或無需乘搭長途車來到灣仔逛書展,而是在家門口的書店、文娛中心以及藝術空間等,都可以閱讀、體驗及分享。由是,香港書展便更成為大家的書展,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書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