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家超:攜手培育學生國民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22-10-30 11:23:24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暨香港教育開新篇高峰論壇”昨日在會展中心舉行,逾一千一百名香港及大灣區教育界人士出席活動。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分別致辭。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國民教育既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亦是學校的重要學習宗旨。未來5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這個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與政府攜手培育香港學生的國民意識和國民身份認同,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國家的富強昌盛作出貢獻。

  李家超致辭時指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堅持愛國愛港立場,把愛國愛港精神融入各級教育,正正體現了習近平主席7月1日的重要講話所提及,香港要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搶人才”也要“育人才”

  李家超說,施政報告公布後如何“留人才”受到更多關注。事實上,在“搶人才”同時,施政報告也提出不少“育人才”措施,為孩子成長成才創造機會,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是特區政府推展“育人才”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師除了將不同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外,亦有責任教導他們怎樣做人,以及怎樣做個中國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培育學生國民意識、民族自豪感、主人翁意識。

  他又說,國民教育既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亦是學校的重要學習宗旨。國民教育內容涵蓋課程不同範疇,包括促進學生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旗、國徽、國歌,以及國家安全教育等。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強化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推行國民教育,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國民教育必須植根學校<nextpage>

  李家超認為,國民教育必須植根學校。政府會推動學校持續檢視小學及初中課程,增潤國史、國家地理等學習元素。官立學校率先於今個學年推出“心繫家國”聯校活動系列,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國家發展和成就的認識。此外,所有公帑資助學校每年會為家長舉辦與國民教育有關的活動。

  李家超又表示,教育局會提高公帑資助學校人員對教育質素的責任精神,落實以全校參與模式完善國民教育。另外,由今個學年起,公營學校的新聘教師,必須在基本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獲考慮聘用,而這個要求由下學年起將擴展至直資學校及幼稚園,測試內容亦會涵蓋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同時,政府會推出專業操守指引,并要求公帑資助學校新入職教師和公營學校擬晉升教師參加內地學習團,從入職到培訓確保教師秉持操守。

  曾鈺成:愛國教育非常重要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致辭時表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由漢華教育機構、香島教育機構、香港勞校教育機構、培僑教育機構、香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6個愛國辦學機構組成。推行愛國教育是這批學校的基本宗旨和共同特色,然而,過去港英當局并不支持及鼓勵愛國教育,令這些愛國學校受到排擠和壓制。香港回歸祖國以後,憲制地位亦轉變,愛國應該成為社會主流價值。

  曾鈺成表示,在“一國兩制”下,推行愛國教育非常重要。愛國辦學團體在香港教育工作中累積豐富的經驗,今年初聯合組成“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發揮自身的優勢,除了在團體之間建立資源共享、互相促進、推動業務發展和教育研究的平台,同時也為了與其他辦學團體和教育機構交流合作。香港教育正處於“由治及興”重要時刻,機構決心與教育界全體同工一起響應時代的呼喚,同為教育開新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