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二是主動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圍繞全人類共同挑戰提出中國方案、作出中國貢獻。主動設置全球性科技創新議題,比如實施“科技抗疫國際合作行動”,推動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牽頭髮起綠色電力未來使命,制定“碳中和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計劃”。同時,由中國科學家牽頭髮起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參與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國在這些重要國際科技組織當中的貢獻度、話語權、領導力顯著提升。
三是進一步加大科技對外開放,營造良好開放創新生態。試點設立了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支持外籍科學家領銜和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鼓勵各國科學家圍繞重大問題共同開展研究,提升應對全人類問題的能力。同時,圍繞外國朋友、外國人才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陸續出台了一批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我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地方等主體和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和交流,實現政府、民間雙輪驅動,促進民心相通、理念融通、要素暢通、設施聯通。
張廣軍表示,黨的二十大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元首外交引領,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強政府間對接、深化民間交流,拓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重點區域、重點國別、重點領域布局新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在國家國際科創中心實施一批制度性政策性改革舉措,並加大我們國家科技計劃對外的開放力度。面向未來,中國科技開放合作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與各國攜手為推動人類進步和建設美好家園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肩負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技創新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