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館有很多學生在參加研學(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中評社涉縣5月22日電(記者 陸文煜)“太行山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豫冀行聯合採訪行21日來到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探訪紅旗渠青年洞,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為了改變乾旱缺水的困境,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水渠,從山西引漳河水入林縣。在歷時近十年的工程期間,共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以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被譽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跡”。
紅旗渠要從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懸崖絕壁上穿過,必須鑿通一條長達600多米的隧洞。據介紹,青年洞是紅旗渠的咽喉工程,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正是在這種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撐下,民工們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將山洞鑿通。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員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優秀青年,故將此隧洞取名為青年洞。
如今紅旗渠精神已經成為精神豐碑。中評社記者現場看到,兩岸媒體人參觀紀念館時無不深受感動。紅旗渠紀念館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研學體系,現場偶遇鄰近高中的學生以班級形式組織徒步,從紀念館步行一小時左右來到青年洞前,大聲宣示口號,為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打氣。
由中央台辦主辦,河南省台辦、河北省台辦聯合承辦的“太行山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豫冀行聯合採訪活動於18日於河南鄭州啟動。在9天的行程裡,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的28家媒體和多位自媒體人士將沿太行山脈從河南行至河北,體驗和宣傳鄉村振興取得的成就、台資企業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兩岸深度融合等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