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鏡頭:桃園白沙岬燈塔 百年守護回家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3-01 00:16:07


白沙岬燈塔燈是台灣唯一使用紅磚與石頭建造,不同於台灣其他使用水泥構成的燈塔。(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3月1日電(記者 黃文杰)位於桃園觀音海岸的白沙岬燈塔,在台南國聖燈塔未興建前,曾是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塔燈高約37公尺,僅次於墾丁鵝鑾鼻燈塔,週邊設有環形步道,還可順遊觀音濱海遊憩區。白沙岬雪白的塔身在蔚藍海天之間顯得更為耀眼。
 
  白沙岬燈塔在1901年點燈啟用,日據時代已經是台灣著名勝景,歷經百年以上的歲月洗禮,在2001年獲選入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燈塔建築本體、圍牆與日據時代的日晷儀,隔年公告成為桃園第一座縣定古蹟,2021年5月公告為桃園第二座古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初期燈塔。
 
  根據資料顯示,白沙岬燈塔燈高約37公尺,僅次於墾丁鵝鑾鼻燈塔,這座燈塔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台灣唯一使用紅磚與石頭建造而成的,不同於台灣其他使用水泥構成的燈塔。

  在清朝末期,燈塔機具多由英法進口,製造商先將塔身、燈具等零件鑄造完成,再以船舶方式運送至預定地點裝配而成,耗費三年完工的白沙岬燈塔卻不是由鑄鐵組裝而成,而是採用日語所稱的“煉瓦石造”之雙層磚石耐震構造為其特殊處,磚造圓形燈塔上段是由大塊石材組砌成托架,承托鑄鐵造的塔頂,歷經二次大戰戰機掃射及多次地震風災而無嚴重損傷。
 
  燈塔迄今仍屹立不搖,照亮臺灣海峽,守護海上往來船隻。塔身建築與內部設施跨越一世紀,同時還保存著包括日據時代的日晷,可根據太陽照射後所留下的影子判斷時間、方位與緯度,曾有著決定燈塔開關燈的重要地位。
  
  另外,還有一座由上海機器局製造的時鐘,以及從日據時代便存在的百年苦楝樹,依舊蒼勁挺拔的聳立在庭園中,老燈塔和老苦楝樹,數年如一日持續守望著出外人回家的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