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發展AI需增3成電力 劉鏡清:不排斥核能
http://www.CRNTT.com   2024-05-29 11:01:26


劉鏡清(左)。(照片:台灣師範大學EMBA臉書)
  中評社台北5月29日電/賴清德上任後,能源政策是外界最矚目焦點。針對核能重啟議題,“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8日表態,“不排斥核能”,自己長期任職民間企業,與“經濟部長”郭智輝、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相同,抱持理性態度、產業角度出發,來面對電力問題。劉鏡清強調,政府還是要努力協助民間減碳,看好“藍綠氫”發展潛能,這是他最期待的新能源。

  劉鏡清昨日首度與媒體茶敘,暢談“國發會”未來施政重點。

  面對全民關注的能源政策,劉鏡清指出,他最優先關注的是台灣整體電力夠不夠。第二,低碳的電力是否足以因應。第三是如何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

  劉鏡清明確指出,台灣能源面臨兩大不確定性,第一,地球暖化帶來的變數。第二,AI人工智慧商機爆發,會讓台灣電力需求大增。AI發展需要增加大幅電力才足以因應,預估至少增加3成電力才足夠,甚至還會更高。

  對於重啟核能,劉鏡清指出,他不排斥核能,但操作面上,核能延役牽涉到法令問題,除取得社會、朝野共識外,還要有“立法院”的決議當背書,並搭配安全問題等全面性考量,這將會是開放式的討論。行政部門必須依“立院”決議後的決定,做該做的事。

  當前的核電廠只剩下核二、核三廠,劉鏡清指出,就他的瞭解,核二機組重啟可能需要4年以上時間。若“立法院”朝野能達成共識,他個人持開放態度。他指出,核能屬於低碳能源,會不會成為綠能,得視有無良好儲存機制。現階段來說,在有限範圍內去減碳為當務之急。

  “中研院”的“去碳燃氫”技術將天然氣裂解為固態碳及氫氣,再燃燒氫氣發電,可以視為一種“藍綠氫”。根據“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法,實驗室出來的效果非常好,“現在就等實驗結果”。

  劉鏡清也看好藍綠氫的發展。他透露,“中研院”已研發一種新技術,把天然氣轉成藍綠氫,藍綠氫是零碳,最終目標轉為綠氫。若藍綠氫能計劃成功進入商轉,商轉後成本將下降,能與綠電一樣,台灣對減緩地球暖化也能有貢獻。

  劉鏡清預計,6月會再與“中研院”洽談細節,若藍綠氫新技術成長,將會是台灣不得了的技術發展,期待3、5年後藍綠氫商轉的發展潛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