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司法改革推動人民法院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7-10 00:09:02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人民網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不斷前行。記者從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會議了解到,經過持續努力,以司法責任制為重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基本建成,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保障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85%以上法院人員向辦案一綫集中

  “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幹警入職教育和青年理論武裝,開展全覆蓋的政治輪訓。”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會上介紹,人民法院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

  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協同推進法官員額制改革,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基本建成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監督有序、配套齊全的新型審判權力運行體系。明確入額必辦案,85%以上法院人員向辦案一綫集中。司法責任制、法官員額制等重大改革成果寫入新修訂的人民法院組織法和法官法,上升為法律制度。

  ——法官“逢任必選” 司法人員分類管理體系更健全
<nextpage>
  分類科學、結構合理、分工明確、保障有力的司法人事制度基本建立。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區市全部設立法官遴選委員會,實現法官“逢任必選”。法官業績考核、員額退出、省內員額統籌等政策相繼出台,“能進能出、動態調整”的員額管理機制全面建立。法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有序推進,法官等級晉升實現常態化,配套待遇保障政策逐步落地,法官職業尊榮感顯著提高。

  ——與時俱進 人民法院組織體系更完善

  優化、協同、高效的法院組織體系和機構職能體系基本形成。最高人民法院設立6個巡回法庭,被群衆稱為“老百姓家門口的最高人民法院”。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知識產權法庭,新設4個知識產權法院和3個金融法院,增設1個海事法院,設立破產、環境資源、國際商事、勞動爭議等專業化審判機構,設立2個跨行政區劃法院。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深入推進,人民法庭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提升人權司法保障 訴訟制度改革更深化

  立體化、多元化、精細化的訴訟制度體系日益完善。完成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有序開展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動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健全國家賠償制度,規範司法救助制度,有效提升我國人權司法保障水平。

  ——不再“立案難” 以人民為中心的訴訟服務制度體系更健全
<nextpage>
  集約集成、在綫融合、普惠均等的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深入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千百年來的立案難問題真正成為歷史。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和在綫糾紛解決機制作用,為群衆提供便捷快捷、訴非銜接、綫上綫下聯動的多元糾紛解決方式。7.8萬個調解組織和32萬名調解員進駐人民法院調解平台,極大方便群衆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成為中國法院一張亮麗名片。

  科技創新

  推進智慧法院建設 以科技應用提升改革效能

  隨著科技發展,司法工作從“面對面”到雲端、指尖。司法改革和科技應用雙輪驅動,推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人民法院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科技在訴訟服務、審判執行、司法管理等領域深度應用,建成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智慧法院,在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有力保障“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深化司法公開,建成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台,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成為展示中國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

  北京、杭州、廣州互聯網法院審理一大批具有規則意義的互聯網案件,促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隨著新興技術在互聯網法院先行先試,成功構建在綫訴訟規則創新、互聯網技術深度應用、依法治網實體裁判完善相統一的互聯網司法新模式。
<nextpage>
  出台人民法院在綫訴訟、在綫調解、在綫運行三大規則,發布全球首個區塊鏈司法應用意見,填補數字司法領域制度空白,為世界互聯網法治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推動人工智能與審判執行制度改革深度融合,智能化審判輔助系統成為法官辦案和群衆訴訟的有力輔助。

  “互聯網司法從技術領先邁向規則引領,我國成為全球高水平數字正義的領跑者。” 記者了解到,當前,互聯網司法建設已經從先行試點、分散探索,邁向系統集成、制度定型階段。在數字時代,人民法院將繼續搶抓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重大機遇,鞏固提升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圍繞完善在綫訴訟模式和規則、加強信息技術與司法融合應用、健全依法治網裁判規則三個方面任務,深入推進互聯網司法建設。

  廉潔用權

  完善審判權力制約監督體系 扎牢制度鐵籠

  新征程上,如何加強對審判權力行使過程的制約監督、實現有序放權與有效監督相統一?

  一是重點環節事項監督責任得到嚴格落實。將辦理難度和複雜程度較高、權力失範風險相對較大的案件作為重點監督對象。《關於進一步完善“四類案件”監督管理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四類案件”認定標准、程序、院庭長監督方式和保障措施,完善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分案機制,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全院全員全流程的監督管理機制。<nextpage>

  二是平台化和機制化監督日益完善。《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專業法官會議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完善提請審委會討論案件前置“過濾”機制,為法官審理案件准確適用法律提供指導和參考。

  《關於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健全完善審判委員會職能定位、人員組成、議事規則、結果公開等機制,審判委員會監督效果有效提升。

  三是上級法院監督指導有效加強。開展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探索將具有法律適用指導意義、關系重大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交由較高層級法院審理,強化上級法院統一裁判尺度、監督依法用權職能。2021年共完成88個審判業務文件、110多個參考性案例的審核備案工作,糾正、調整了不少與法律和司法解釋精神相悖的內容。

  四是權力失範問責處理機制不斷健全。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以嚴肅問責推動司法責任落實。進一步健全法官懲戒程序機制,督促指導各級法院建立完善法官懲戒委員會制度。加強司法懲戒與紀檢監察的程序銜接,推動懲戒制度實質化運行,確保違法違規濫用權力的行為受到有力懲處。

  加強司法權力制約監督,是司法公正廉潔高效權威的重要保障。會議強調,人民法院將繼續落實依法治權、廉潔用權要求,不斷完善司法權力制約監督體系。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確保法院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