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金融時報:台規劃台版SpaceX建自有星鏈
http://www.CRNTT.com   2023-01-06 21:41:17


台太空中心6日舉行發表會,B5G低軌通訊衛星計劃進行中。(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台北1月6日電/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台灣期待吸引海內外資金,打造“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般的企業,以利在戰爭等特殊情況下有台版“星鏈”可使用。

  《中央社》報導,《金融時報》今天發自台北的報導援引3名知情人士的說法,指出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正與數名海內外投資者進行初步討論,規劃自太空中心現有的一個衛星部門分拆出一家公司。

  太空中心一名高階官員說:“我們要把自家的低軌道衛星通訊發展計劃打造成一家公司。”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政府希望能在這家公司保持可觀的少數股份。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說,台灣看到“星鏈”(Starlink)在俄烏戰爭的成功經驗,並將“促進社會韌性”列為首要關切事項,重要工作包括確保在大規模災難發生時,記者能將影像紀錄傳達至國際閱聽眾,以及電話和視訊會議能持續進行,“看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每日談話就知道了”。

  在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後,SpaceX提供的Starlink低軌道衛星高速網路系統在協助烏克蘭維持資通訊等基礎設施運作方面扮演關鍵角色。Starlink屬於非同步衛星(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系統。

  唐鳳坦言,太空中心的相關低軌道衛星服務要幾年後才能開始運作。不過,“數位發展部”已著手進行實驗,在台灣700個地點設置非同步衛星接收器,尋求確保台灣在戰時的網路頻寬。

  根據報導,太空中心曾接洽參與SpaceX早期投資的美國矽谷創投公司Draper Associates,但Draper Associates婉拒對《金融時報》發表評論。太空中心說,相關計劃還沒成熟到可公開討論。

  報導指出,部分業界人士對由政府支持成立的台灣低軌道衛星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表示懷疑。目前國際市場由SpaceX稱霸,SpaceX也是唯一具衛星發射能力的相關企業,此外還有數十家新創公司爭搶投資資金。

  關注領域包含太空科技的美國資訊科技分析暨顧問公司“高德納”(Gartner)副總裁芮伊(Bill Ray)指出,部分SpaceX的競爭者已面臨財務困難,最終市場上只會有4或5家全球性的供應商,“你要怎麼作出市場區隔”?

  其他業界人士則認為,非同步衛星市場即將來到轉折點,較小型的國家也有機會參與。台灣的“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合夥人吳錦城說,這些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澳洲,“台灣也有興趣成為其中一分子”。

  報導提到,太空中心正與“創未來科技”(Tron Future Tech)、“鐳洋科技”(Rapidtek)等台灣新創公司合作,發展地面設備與低軌衛星連結所需的相位陣列天線(phased array antenna)及發射台,同時對與其他企業合作保持開放的態度。

  唐鳳指出,台灣的目標是避免被特定衛星供應商綁住,“我們想同時與儘可能多的供應商合作”,“這就是韌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