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佳龍提議台發展戰略產業 科技島與觀光島
http://www.CRNTT.com   2023-06-17 15:43:56


挑戰2032-台灣國家願景系列論壇。(中評社 俞敦平攝)
 
  林佳龍認為台灣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將企業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考量納入創新的基礎,而不僅僅是覆蓋表面。最近,由於稅收政策的調整,政府加大了對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的投入。這兩個轉型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國際環境正在發生轉變,他認為除了全力向前推進,別無選擇。衹有通過這些轉型,台灣才能保持競爭力。林佳龍表示,政府面對這些轉型的努力包括預算補助,主要從供應鏈和產業聚落的角度來看,其中社會創新和科技創新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林佳龍表示,他最近在日本考察時發現,像礦石加水這樣的創新技術能夠使資源再生,而台灣的燃料電池技術則能夠回饋到日本,這種相互合作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他在日本也見證了機器人工業4.0智慧製造的案例。這個場景中,機器人在富士山下的森林中自主地完成製造過程,他認為這個例子展示了環境優越、自動化和智慧化的特點,他希望台灣的產業能加快在這方面的突破。

  林佳龍表示,創新服務可以使科技活化,人性化。如今,人工智慧和其他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發展出許多應用,台灣政府的良好治理也很重要。他認為政府需要與科技趨勢保持一致,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援,並將其轉化為商業模式,以有效應對集團之間的挑戰。在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在幾個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創設了八吋晶圓廠,這是一個有條件的開放政策。然而,我們也需要警惕,這些政策的執行必須與良好的配套措施相結合,以確保台灣的技術領先地位。

  林佳龍認為台灣未來的發展應該在兩個主要政策軸上進行相對投資。首先,台灣可以成為世界上的科技島,他認為這也是大家的共識。其次,台灣可以成為世界的觀光島,觀光產業是體驗經濟的一部分,他認為目前的台灣的所得分配存在附加價值不高的問題,製造業目前在產值和薪資方面表現良好,但在服務業中,特別是一般商業領域,勞動密集型的工作薪資相對較低且存在天花板。因此,發展觀光業並將其發展為更好的體驗經濟,並吸引國際旅客來台花費,提升台灣旅遊的口碑和形象,會是服務業升級的重點。

  林佳龍表示,他擔任“交通部長”時,我就提到了幾點觀光政策的核心內容,這些核心內容包括建立觀光戰略、推動觀光主流化以及與觀光區產業聯盟合作。林佳龍表示,“觀光局”已經面臨改革,將升格為觀光署,將能夠制定政策,協調和領導各個部門和單位,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定位好觀光業的發展方向後,我們需要提供充足的住宿、飲食和其他體驗,並在遊客來臨前、期間和離開後都能提供數位化的觀光體驗和消費。這是一項戰略性的“國家”願景。

  林佳龍表示,除了觀光業,服務業在這些年中缺乏一些重要的發展,這一點在觀光政策、白皮書和2030計劃中都有所提及。他認為台灣在服務產業發展上面臨兩極化的問題,一方面是缺乏勞工,而另一方面是過度工作和品質不佳,導致消費者儘管願意花大錢,但卻找不到足夠的產品購買的地方。林佳龍強調觀光業可以成為一個戰略性的產業,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他認為觀光業是可以透過以人為本的目標領導,透過投入更多資源,包括人才培養,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林佳龍表示,世界科技島是仍大家所關注的話題,他認為科技產業的創新可能需要注重於系統整合速度和供應鏈國際化程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