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總白皮書提四建議  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17:57:59


 
  第二,支持民間團體赴陸參訪。由於兩岸缺乏政治共識,使得官方溝通協商管道悉數中斷;再加上疫情影響,使得兩岸民間因無法交流而導致互信不足。在此情況下,民間團體可以扮演“兩岸潤滑劑”的溝通角色,並以“民生經濟”為主軸,在不涉及政治議題的前提下,赴陸與陸方交流及互動。例如,台灣各工商團體已陸續赴陸進行交流與參訪,一方面與陸方建立溝通管道,另一方面亦就經貿及投資障礙向中國大陸當局反映。這種“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方式有助於累積雙方的互信與善意,並為兩岸創造更多對話契機。

  第三,務實解決兩岸事務問題。目前兩岸事務已無法透過既有的協商機制獲得解決,政府面對兩岸事務更經常陷入被動。例如,去年中國大陸實施的“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制度,有許多廠商因無法順利完成註冊,而導致遭陸方暫停進口。除此之外,亦有廠商因進口產地標示問題遭遇貨品通關障礙。為排解這些兩岸事務性質的爭議,政府應該在不違背法令的前提下,援引《兩岸條例》的“委託與復委託”機制,授權台灣具公信力及專業能力的民間組織,與陸方就貿易與投資糾紛、貨品檢疫與通關,以及台籍人士人身安全等事項與中國大陸進行協商,以務實解決兩岸間亟待解決的各項經貿民生事務。

  第四,召開“兩岸國是會議”。中國大陸近期來密集地與台灣各界進行互動交流,意圖推進民主協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然而,台灣面對中國大陸一直難有共識,以致政策不但存在巨大分歧且破碎,且嚴重影響台灣發展。面對中國大陸方面對台新戰略與策略,為凝聚台灣內部共識、避免朝野對立與突破當前兩岸關係僵局,建議政府委託具公信力的民間單位,邀集台灣主要政黨、團體,在明年台灣大選後在520就職前,能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共同凝聚跨黨派的對中國大陸政策共識,進而建構可與中國大陸對話、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對陸戰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