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保單強制執行案大幅增加 國民黨團呼籲規範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14:54:10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中評社 俞敦平攝)
 
  鄭正鈐呼籲“司法院”、“金管會”、保險局和“法務部”的行政執行署,甚至包括受險工會,應共同制定具體的保單強制執行標準。他建議設定金額限制,例如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契約金額和理賠金額不應被扣押,以避免案量暴漲和保護社經地位較弱者的保險權益。他提出引入"受益人介入權"的概念,當要保人因欠債導致保單可能被強制執行時,被保險人應能取得要保人的同意,與債權人協商清償金額,以控制強制執行保單所產生的負面效果。這將允許保單的要保人更換為被保險人,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受益人的權益。

  羅廷瑋指出,許多基層民眾對於社會補助、救助以及社會福利津貼的保障感到擔憂。根據“法務部”在2017年7月10日發布的行政函示,這些社會福利不應被用作抵押、抵銷、扣押或擔保,也不應被強制執行。他強調,這次記者會的目的是要求政府對於低額保單的處理方式進行類似的比照。這些低額保單通常僅值五萬至十萬元,對於弱勢家庭來說是一筆救命的資金。如果這些保單在債權人討債時不遵守比例原則,可能會對債權人沒有實際幫助,同時對弱勢家庭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他呼籲政府制定更簡單明確的規範,以保護這些家庭的基本生活安全。

  羅智強強調897裁定原本旨在防範脫產,但實際上卻對社會安全功能造成動搖,增加了法院案件數量,並不成比例地侵犯了弱勢群體,特別是在健康醫療保障方面的權益,因為897裁定導致保單價值大幅折扣,進而破壞了保險制度的初衷。針對這些問題,羅智強建議在未來的政策法制調整中,應考慮保單持續時間、金額大小、保險種類,以及受益人的權益。健康險和醫療險不應成為強制執行的對象,並強調保險金額不應該是脫產大戶的目標,同時受益人的介入權也需要被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