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綠委提閩南語正名台語 藍委說尊重多元語言 
http://www.CRNTT.com   2024-06-07 12:07:39


藍委黃健豪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6月7日電(記者 俞敦平)針對昨日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建議台“教育部”將“閩南語”改名為“台語”一事,中國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指出,應多方聽取意見,避免語言名稱爭議,認為語言是溝通工具,不應成為身份認同工具。藍委王鴻薇則指出,這是陳培瑜個人的意見,未成為民進黨政策,呼籲尊重民眾選擇,認為目前無需進行正名運動。兩位藍委均強調尊重多元文化,避免在語言問題上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陳培瑜昨日在教育委員會質詢“文化部長”李遠時提出建議,呼籲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陳培瑜強調,根據國家語言發展研究報告,有超過85%的民眾贊成這一正名,認為這已經是民間的共識。他要求“文化部”與“教育部”進行相應的正名工作。

  對此,黃健豪表示,關於閩南語和台語之間的爭議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他強調,應該多聽取各方意見,取得共識後再決定是否要改名。他指出,現今台灣所講的台語很大部分源自於閩南語,因此,是否有必要改名為台語需要進一步討論。他認為,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不應該讓台語成為唯一的語言標誌。這樣的改名可能會引發其他語言群體的不滿,例如客語使用者也可能要求改名。他強調,語言應該是溝通的工具,而不是用來進行身份認同的工具。

  王鴻薇則說,她注意到,這項提議目前似乎只是陳培瑜個人的意見,並未成為民進黨的政策。“文化部長”李遠也對此持較為開放的態度,顯示出這並非民進黨的一致立場。她認為,應該尊重民眾的選擇,讓大家自行決定使用閩南語還是台語。目前在大學的相關科系中,已經使用“台文所”或“台文系”的名稱,因此沒有必要進行所謂的正名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