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問團團長郭偉峰與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副館長李宗遠(左)合影留念。李宗遠曾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館長,抗戰館充分發揮對台交流基地的作用,用抗戰史的紐帶來加強兩岸的血肉聯繫。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5年,中評社社長郭偉峰親訪抗戰館,與李宗遠副館長簽訂合作協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充分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用,共同致力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9號,總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隸屬於中宣部,是一座社會科學類黨史專題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於2018年9月10日開工建設。2021年5月5日竣工落成。2021年6月18日,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開館。2021年7月15日起,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對建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辦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高度重視,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部署。2018年4月、2020年9月和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親自主持會議,專門聽取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工程建設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展陳籌備工作的情況匯報。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從全國49.1萬件/套革命文物數據中,最終篩選保留了831家收藏單位的革命文物數據共7693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733件/套、二級文物4785件/套、三級文物36368件/套。文物征集工作得到各文物實物現藏單位的大力支持,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第一個中譯本的《共產黨宣言》、“李大釗絞刑架”、毛澤東同志調查研究的系列文物、毛澤東同志在開國大典時穿的呢衣呢褲以及使用的話筒、剛剛取回的月球土壤等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實物。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涉及兩岸關係的內容非常豐富,展出的圖文資料和文物均有涉及台灣問題。如圖文並茂記載了1895年台灣被日本強行割占,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1958年10月6日和26日《人民日報》發表由毛澤東起草、以時任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名義發布的《告台灣同胞書》和《再告台灣同胞書》,1979年1月1日《人民日報》刊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1982年1月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1988年1月身著“想家”字樣衣服的台灣返鄉探親團游覽了北京八達嶺長城,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2005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4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會見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2008年至2016年兩岸實現海運直航、空運直航以及直接通郵,台胞來往大陸免簽注,江蘇南通與台北直航開通航線等歷史瞬間。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文字上方,兩岸領導人會面握手的大幅照片格外引人注目,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訪京團於10月15日抵京,先後拜訪國務院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全國台灣研究會、北京市台辦、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旺旺集團北京代表處,並與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
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是由香港16家涉台智庫和團體於2019年聯合發起成立的,成立以來積極推動港台民間交流,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發揮獨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