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
其次是發展規劃的融入。香港的發展動能,離不開國家;香港的發展規劃,不能“目中無國”。香港人普遍認同,國家改革開放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是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和動力。但很長一段時間,香港回歸後的發展規劃,依然出現“目中無國”做法。不過從特首李家超剛公布的2023年施政報告可以看出,特區政府終於明白,建設北部都會區不能只是為香港,亦必須考慮大灣區融合發展,還應該著眼於國家長遠發展。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發展規劃和理念要融入包括“一帶一路”等重大國策。當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美大國博弈牽動國際格局重構,香港要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和國際化的獨特優勢,配合國家發展大戰略,在參與“一帶一路”以及“雙循環”中把握發展機遇。從這個角度,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再次是人力資源的融入。香港是獨立關稅區,和內地之間設有海關,人員出入境和貨物進出受到嚴格限制,但是香港與內地有很多資源可以透過共享互補達至雙贏,例如人力資源。近年香港各高校紛紛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辦分校,就是一種人力資源共享形式。另一方面,香港勞動力特別是技術勞工短缺,而內地勞動力富餘,亦應該互補。內地政府部門進一步放寬香港人到內地就業的限制,更為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創業就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香港輸入內地勞工的程序應該簡化,減少不必要的限制。特區政府應立法將輸入“內勞”的政策與輸入“外勞”分開處理,在照顧本地勞工就業前提下,將輸入內地勞工列為優先於外地勞工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