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三是告別了“行路難”的問題。現在全區公路里程突破12萬公里,所有的縣鄉和建制村都通了油路或者硬化路,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105公里,現在7個地市,除了東西兩頭的昌都市和阿里地區之外,其他都通了高速,“復興號”動車也開進了雪域高原。以前從拉薩市到林芝市,公路里程不到500公里,但是開車需要走一個星期才能到。自從2019年通了高速,2021年通了鐵路以後,現在只需要三個半小時就能到達,早上到林芝去辦事,下午就能返回拉薩。
四是告別了“通信難”的問題。2012年全區行政村光纖通寬帶率衹有4%,智能手機對很多人來說還是難得一見的“奢侈品”。如今全區行政村光纖寬帶、4G信號已經實現全覆蓋。在農村牧區、鄉間田野,手機都成了“搖錢樹”。比如林芝市的自媒體主播“阿佳旺姆”,直播帶貨林芝朗縣的辣椒,去年辣椒實現產值1550萬元,帶動1856戶5565名群眾戶均增收5800多元。
五是告別了“住房難”的問題。現在全區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1.3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11.74平方米。像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海拔是4300米,以前村民住的都是土石房,現在都已經變成了兩層的磚瓦房,而且每家每戶的院子都通了溫泉水,羊八井地熱資源很豐富;自治區藏醫院還在村裡設了風濕病防治研究基地,村民可以免費泡溫泉、免費針灸。
六是告別了“致富難”的問題。2023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比“十三五”末增加了5300多元,增長36.5%。比如,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北麓山南市浪卡子縣的推瓦村,這個村的海拔是5070米,被稱為“離天空最近的村”。脫貧攻堅期間,全村40戶152名村民都搬進了政府統一修建的房子,村裡面的第一位大學生多旺返鄉開設了客棧,客棧的名字就叫“5070”。這個村通過特色養殖和鄉村旅遊,去年人均收入都超過了2萬元,這對以前靠天然放牧的村民而言,是做夢都想不到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