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新辦9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評社 李子寧攝) |
第一,外貿規模持續擴大。廣西已經連續20年成功舉辦東博會、峰會,廣西與東盟國家交往日益密切,雙邊貿易規模快速壯大,東盟已經連續24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2023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規模達3394.4億元,創了歷史新高。特別是今年前7月,廣西進出口總值4013.3億元,其中對東盟的進出口2149.3億元,同比增長了24.3%。可以看到,廣西與東盟的開放合作在不斷地走深走實。
第二,制度型開放穩步提升。廣西在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出台了《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正在大力推進中越邊境智慧口岸項目建設,建立了覆蓋交通、貿易等40多個領域中國—東盟合作機制,通過激發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一系列開放型園區平台潛能,深化了與東盟國家各方面合作。
第三,服務跨境產業合作不斷深化。廣西立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與東盟逐漸形成了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產業等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相關產品貿易快速增長。今年前7個月,廣西主要出口機電產品1268.5億元,同比增長24.7%;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412.9億元,同比增長41.4%。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持續深化與東盟貿易投資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生產和貿易環節分工協作,進一步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加快助推廣西與東盟貿易高質量發展。謝謝。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工商界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除了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外,中國貿促會在服務中國—東盟工商界和推動經貿合作方面還有哪些新舉措?謝謝。
張少剛: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中國貿促會作為國家級貿易和投資促進機構,一向高度重視同東盟各國開展經貿合作,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除了每年舉辦商務與投資峰會這一盛事之外,還密切聯繫我們在東盟的對口機構和他們的商協會組織,共同推動雙方工商界開展多方式、多舉措的貿易和投資合作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