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百年中基會歷史照片 見證八國聯軍血淚史
http://www.CRNTT.com   2024-05-30 15:23:05


中基會1925年召開首次董事年會,左起張伯苓、顧臨(Roger Greene)、丁文江、顏惠慶、周貽春、范源廉、黃炎培、蔣夢麟、貝諾德(C.R. Bennett)、顧維鈞、貝克(J.E. Baker)、孟祿(Paul Monroe)。(照片:新竹清華大學提供)
 
  陳力俊強調,中基會百年前是由中美共同催生,目標在制度化地管理美國退還庚款。因此,創始初期的15位董事席位中,即有三分之一為美方代表,這項聘任原則延續至今。

  新竹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簡禎富指出,中基會百年來堅定支持清華大學,在台建校初期的許多重要研究設備,都因有中基會資金挹注,才能在戰後艱困的環境中,建立紮實的基礎。

  簡禎富表示,中基會近年撥付清華的孳息,在清華目前每年的預算中占比雖然不高,但許多重要活動仍以此筆基金支應,如以台灣為主體,探討台灣與中華傳統文化、全球化之間的歷史交織與文化積累的研討會等。

  中基會成立緣由是因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發起的庚子事變,導致八國聯軍出兵大清,後賠款總額高達關平銀4億5000萬兩,約合當時的3.33億美元或6750萬英鎊,光是賠償美國就有2444餘萬元。美國政府在1909年為爭取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先後兩次“退賠款”,其中在1924年退款的1254餘萬美元用來成立中基會。中基會董事會由10名“中華民國”籍董事與5名美國籍董事組成。

  為慶祝中基會成立百年,今天也有4位美方董事跨海來台參加研討會,包括喬治布什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費爾斯坦(David Firestein)、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登普斯特(Douglas Dempster)、亞洲基金會榮譽主席富勒(William Fuller)及台灣美國商會前會長派克(Robert Parker)。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