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美對話 中方主動權已明顯增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8 00:14:24  


 
  參與S&ED前期咨詢工作的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CBN表示,此番對話日程上,美國國債將是一個重大議題,此外貿易壁壘問題也將被涉及。據美國財政部網站顯示的最新數據,今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380億美元,與4月份出現今年來首度減持44億美元形成鮮明的反差,380億美元的這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單月增持幅度的最高點。自此,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首度突破了8000億美元。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國債雖然面臨著美元貶值的壓力,但目前依然是比較安全的投資渠道,因為它擁有其他資產很難比擬的市場容量和流動性。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丁志傑說,“增持在意料之中,美元雖然疲軟,但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決定了短期內美元資產是不能被取代的。”

  目前,美國國內關於出台第二個經濟刺激計劃的呼聲頗為高漲,外界由此擔憂美元將繼續貶值,因為一旦出台“第二計劃”,美國政府的資金來源不外乎是增發國債或增加貨幣投放。事實上,美國迫切需要在實體經濟中找到增長點,也就是真正出路在於拉動實體產業而不是靠發債來恢復經濟。

  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是這次中美戰略對話的重點。奧巴馬就任以來,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環境資源的保護推出了諸多新政。這一經濟思路可謂堅決摒棄小布什的路線,奧巴馬希望利用新能源產業化、生物基因創新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革新,推動美國產業結構升級,從而帶動美國經濟走出衰退,走向復甦。美國歷來是全球釋放最多溫室氣體的國家。因此美國應該承擔起領導責任,努力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美國希望亞洲國家能積極響應,這當然包括中國這一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及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美國國會眾議院上月底通過了包含向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參議院尚未表決),凸顯“碳關稅”一直是近期中美貿易中的熱點話題。專家指出,美國一旦通過上述法案,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或許也會效仿。由於對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額約占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因此發達國家普遍實施類似制度將對中國的出口產生全面影響。

  自“碳關稅”問題被提出後,中美就此問題已進行了多次交鋒。中方對此態度明確,那就是不能將貿易問題和氣候變化問題捆綁在一起。部分發達國家提出對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違反了WTO的基本規則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承擔“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是以環保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而這只會擾亂國際貿易秩序,引發貿易戰。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崔凡表示,美國實施“碳關稅”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其製造業發達地區,因此帶有相當強的貿易保護主義目的。一旦實施,其貿易保護的作用可能會大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此外,“碳關稅”的實施對多邊貿易體制“無歧視原則”的破壞也不可低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