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兩岸協商內涵最重要 精神不可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8 00:16:56  


 
  指標之一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儘管綠營杯葛力道無比強大,馬政府仍非常堅持非簽不可,且明年初還要持續開放陸資入台。根據已釋出的訊息,包括鋼鐵、面板、食品項目等都將開放陸資,半導體引進陸資也在評估中,這是過去未曾有過的重大突破,台灣採認大陸重點大學學歷亦已啟動。由此可見,馬政府將兩岸經貿視為活絡台灣經濟,持續推動交流的主要政策並無改變。兩岸兩會制度性協商的實質面亦無任何改變跡象。

  至於形式面所涉及的就複雜多了。就事論事,過去四次江陳會所簽的協議對台灣都很重要;問題卻出在兩岸因數十年隔閡,社會文化背景相差太大,所造成的認知差異。江陳會高規格進行,在大陸可能覺得很正常,來者是客,當然要好好接待,才不會失禮,到處走走、看看也是應該的;在台灣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易變成綠營抨擊的話柄,馬英九才會堅持要簡化、低調些。

  而且,現在的江陳會基本上是沿襲過去“辜汪會談”模式,兩老帶著夫人,羽扇綸巾,吟詩作對,笑談天下事,好不風雅。然而兩岸關係在變、時代也在變,特別是台灣的政治情勢與當年辜老、汪老的時代已截然不同了。

  就拿二次江陳會期間,藍營大老輪流邀宴陳雲林、企業大亨作陪來說,台灣這些年來推動行政改革,官場上大宴賓客、杯觥交錯場面都相當忌諱,許多官方會議都盛行“吃便當”,也不時興送禮送來送去。以致第四次江陳會期間,包括“陸委會”的茶會、台中市長胡志強晚宴都特別強調地方小吃,就是要避免給外界不好的觀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