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們立馬想到台灣年輕人對前途茫然,以及22K(月薪新台幣2萬2千元)困境。3月學運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許多名校學生佔領立法院,夜宿大馬路,很多學生都認為,反服貿不是重點,重點在他們覺得看不到未來,高房價、低薪,即使讀名校,擁有博士、碩士學位,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只能苟延殘喘過日子。來了一趟義烏,我們頓時覺得那些事哪裡是問題?
李強省長鼓勵年輕人創業的一番話,講得鏗鏘有力。兩岸中國人都受傳統士大夫的“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觀念影響,父母只鼓勵孩子讀書,畢業之後就想著考公務員、進大公司。在絕大多數社會新鮮人腦子裡,並沒有“創業”這個選項。再者,台灣人西進大陸,最早一批是開工廠,後來則是做服務業,這幾年到大陸來上班求職的人多了起來,還是很少人想到可以來大陸打拚創業,從小額貿易打開人生的路。
類似義烏的機會,台灣是不可能有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貨物輸往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換言之,這是一個完全國際化市場,台灣到現在還為了要不要兩岸服貿協議,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吵得不可開交,強烈的鎖國思維,把台灣的機會和年輕人都鎖在3萬6千平方公里的島嶼裡,在政治惡鬥下,看不到有解決方案。兩岸沒有語言障礙,文化也一脈相承,台灣青年若膽子夠大,來浙江打天下,面向國際是有巨大機會的。
這次中評社浙江走親所採訪的成功台商,不論是知名品牌兩岸咖啡創辦人楊進發,還是發展克麗緹娜美容品牌連鎖有400家店的林宜燕,都是早早進來卡位,才有如今的開花結果。楊進發更直言,時間不等人,台灣服務業在大陸還有20年的空間!
浙江另個現像也讓我們印象深刻,7天馬不停蹄的採訪,我們都覺浙江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從李強省長以降的各級官員都極為謙虛,反覆提到要向台灣學習。浙江人的拚搏應該就是來自這樣的精神,勇敢的走出去,謙虛不自滿,好還要更好,鳥到不了的地方,浙江人想盡辦法也要到。浙江是兩岸年輕人的教材,特別是台灣孩子,值得細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