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郭艷:台青去中國化的身分認同很難打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5 01:09:2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郭艷。(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記者 張嘉文)第二屆京台學者共研會系列活動“文化視野下的台灣發展與兩岸關系”研討會4日在台大舉行,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郭艷在會中發言表示,台灣青年雖贊成兩岸交流,但只要講統一或一個中國就很反感,關鍵因素是台灣青年在經過去中國化的教育中間,已逐漸形成其身分認同。因此如能讓台灣學生參與大陸發展,有共同利益,才能慢慢改變,逐漸實現兩岸一家親,最後形成命運共同體,但這會是很緩慢的過程。

  “京台學者共研會”由台灣大學“國發所”主辦,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台灣絲路文化協會合辦,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會大學等協辦,去年在北京舉行,今年移師台北,以“文化視野下的台灣發展與兩岸關系”為主題,於3、4日在台大霖澤館舉行研討會。

  4日研討會下午主題為“兩岸青年交往回顧與展望”,郭艷在會中發言表示,大陸過去在兩岸青年交流上取得很大成果,效果也很豐富,但是因為太陽花學運爆發,發現在兩岸青年交流有其限度,從幾個方面觀察,兩岸青年交流尤其對台灣青年來說,改善他們對大陸的刻板印像有一些作用,但在觸及到身分認同,或統獨立場成果就不那麼夠。

  郭艷表示,相關民調也說明,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中,青年人尤其是二十到二十九歲是最大宗,這讓我們反思,為何這麼多青年人對兩岸關係有這樣看法,當中很關鍵因素是,台灣青年在經過去中國化的教育中間,已逐漸形成其身分認同。

  而他們這種身分認同是跟前輩不一樣,兩蔣時期,兩岸同屬一中,是不可置疑的,是理所當然,但台灣青年心中有些在“台獨”社會建構下,在他們心中,中國已成為不衛生、不進步、專制等印象,與台灣人身分相對應的是敵人,這種身分認同形成的話很難打破,導致青年贊成兩岸交流,但不要講統一,不要講一個中國的現象,因此兩岸青年工作需有更高層次來進行。

  郭艷指出,有人說,大陸不要把“國家認同”當成交流的前提,但大陸的交流活動,從沒有把這當成前提,也沒要求青年參加交流活動要簽協議,對民間交流的參與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台灣青年想了解大陸都是歡迎的。但對大陸來說,要超越台灣青年那心理邊界很困難,因建構“台獨”的成分太多,如果有原生感情的話沒問題,但要重新解構需要時間。

  郭艷強調,大陸是有耐心,對台灣青年的認識也夠,但此非一朝一夕可成功,在這前提下大陸要反省如何超越極限,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提出兩岸融合的發展,就是希望台灣學生參與大陸發展,有共同利益,才能慢慢改變台灣青年,逐漸實現兩岸一家親,最後形成命運共同體,但她相信,這會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