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加勞動政策彈性與安全,健全人力供需
缺工與人才不足的困境,甚至形成低薪、缺工並存的奇異現象,是台灣產業界除了兩岸經貿外,對現任政府表現最不滿意的痛點。另一方面,世界貨幣基金 IMF 在上周公布的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將衝擊全球40%的職場招聘,已開發國家受AI影響層面較新興市場、開發中國家更廣,但AI也能為提振低迷生產力與全球經濟成長帶來巨大機會。
政府應盤點新科技及社會高齡化對“國內”人力資源及勞動市場的衝擊,檢討勞動政策,以健全“國內”人力資源的供需。以下提出兩點建議:
(一)增加勞動政策的彈性與安全
數位與低碳轉型在勞動市場所面臨的主要課題,在勞工就業層面,將改變既有就業結構;在經濟發展層面,也會衝擊傳統及高碳排產業之營運。
面對數位與綠色經濟興起對人才的挑戰,須評估勞動市場所受的衝擊,可能因此創造就業機會,但企業若調適不良,將被迫關廠歇業衝擊經濟發展,甚至影響勞工就業,有些職缺可能因而消失,從業人員透過在職訓練培養跨領域工作能力就很重要。為協助受影響勞工提升技能順利轉型,建議“勞動部”應擴大勞工技能培訓及就業媒合,減緩結構性失業問題,並強化數位及綠色人才職能證照發展等措施,增加勞動政策的彈性與安全,以確保經濟持續發展、保障勞工就業權益。
(二)檢討移工政策,善用高教國際合作,解決缺工、缺才問題
為解決缺工問題,確保產業永續發展,呼籲政府應以更開放彈性的作法調整移工政策,包括積極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同時延長續聘年限,以及提升各產業移工核配比率並降低附加就業安定費。
為解決“國內”產業人才需求,應修法放寬限制,擴大吸引及留用“我國”自行培育之僑外生,使取得“我國”大學學士以上學位之僑外生,得申請個人工作許可,毋須經由雇主提出申請,即可合法在“我國”從事工作,且不受工作類別之限制。另外,建議政府優化“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將申請程序與應備文件應再簡化,並釐清相關規定內容,使雇主申辦程序更加便利。
台灣曾經是全球華語學習中心,只是隨著中國大陸崛起,失去競爭力。現在國際局勢改變,許多國家減少和中國大陸的教育合作,轉而與台灣合作,例如美國哈佛大學原在北京開設、針對學生暑期進修的中文語言學程,已經移師到台灣開課。台灣應掌握這個契機,可以學新加坡找國際名校合作,在台灣各大學設立各種國際分校,善用台灣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把握時機變成國際學校進入亞洲的平台國家,建立台灣吸納國際人才的重要管道。
總而言之,產業界希望“兩岸關係要安定,淨零轉型要務實,勞動政策要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