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陸版ECFA出爐 少了“架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1 19:23:54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大陸公布智庫版“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宣告兩岸將可邁入共同研究階段,展開非正式協商。

  中國時報報道,大陸版本的名稱不是台方慣用的“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少了政府一再強調的“架構”,是否顯示兩岸對此認知有落差?“陸委會”表示,未來“經濟部”在談判中須對此深入了解,但台方一定會堅持ECFA為“架構”性協議。
  大陸商務部委託下屬國貿經濟研究院、南開大學及外貿大學聯合研究組進行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研究報告,前天出爐。報告中的協議僅使用中文名稱“兩岸經濟合作協議”,與台方慣用並多方宣導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work Agreement)相比,少了政府一再強調的“架構”,顯示兩岸對此協議的定位出現落差。

  “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對此表示,從大陸提出的研究報告內容來看,也提及兩岸先達成總體性架構安排的部分,因此不能說對岸完全排除“架構”的概念。

  但是否表示台方規劃的“架構性協議”,在對岸認知中實為總體性協議?劉德勳表示,這還要取決於後續實際談判過程,未來“經濟部”必須在談判中深入了解大陸的想法,以釐清雙方的需求。

  政府在宣導與溝通ECFA議題時,多次強調兩岸簽署的只是經貿“框架”,屬於未來兩岸進行經濟談判的議題及時程架構,必須等到框架協議確定之後,才能依協議討論單項議題的實質內容。劉德勳強調,台方會堅持“架構”的概念。

  在大陸智庫提出協議的影響評估研究報告後,ECFA協商正式進入學界的共同研究階段,以學界為主體進行的非正式協商也由此展開。對於大陸版本中希望台灣解除對敏感性農工產品、大陸勞工、面板及半導體等產業的限制,劉德勳表示,這只是大陸提出自己的想法,具體內容還有待談判之後才能確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