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海基會成立十九年 責任依然重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11:39:26  


期許海基會能完善執行政府委託之“協商、交流與服務”三大任務,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人民福祉的提升、為台灣經濟的永續成長而貢獻心力。
  中評社台北3月1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昨天(3月9日)是海基會成立19週年慶,我們除恭賀海基會生日快樂外,也應該檢討過去,策進未來,讓過去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之事項能繼續下去,而有害之事項能成為我們的警惕。同時我們也期許海基會能完善執行政府委託之“協商、交流與服務”三大任務,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人民福祉的提升、為台灣經濟的永續成長而貢獻心力。

  社評說,回顧過去,自1987年蔣經國先生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交流所衍生出需要處理之事項愈來愈多,因此兩岸當局有必要成立相關機構來處理。台灣在1991年3月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SEF),同年12月大陸也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ATS),作為互動窗口,處理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

  在兩岸當局授權下,1993年4月兩會負責人辜振甫與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辜汪會談”,並且簽署四項協議,成為兩岸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濫觴,雙方制度化協商的機制逐步確立。

  然而,隨著兩岸政治情勢的變化,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之間的聯繫與協商機制也受到波及。1995年5月,大陸片面宣布中斷兩岸兩會的協商。其後兩會雖於1998年4月恢復互動,並促成同年10月辜振甫董事長赴大陸進行“辜汪會晤”。然而,兩岸又起波折,大陸當局於1999年7月再度中斷海基會與海協會的聯繫與溝通,兩岸制度化協商也再度停滯。兩岸中斷協商近9年後,一直到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才有了轉機。

  社評說,2008年5月馬英九就職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目標著重在建立雙方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並推動雙方關係正常化。在經貿措施方面則是實施開放及鬆綁措施,希望雙方能在WTO精神下,推動經貿關係正常化。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目標有利兩岸人民的福祉、也有助於台灣經濟發展,更符合世界各國的期待。

  2008年5月26日馬英九任命江丙坤先生擔任海基會董事長,高孔廉先生擔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6月11日海基、海協兩會隨即恢復中斷近9年的協商,截至目前為止,雙方舉行4次“江陳會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簽署12項協議及發表陸資來台共同聲明。這12項協議就像是為兩岸12條高速公路,讓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更加順暢,不但縮短兩岸的實際距離,也拉近了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現在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來台均已實現、大陸專業人士來台人數也大幅增加,其他如兩岸郵政、通匯、食品安全、司法互助合作、金融合作等也將次第展開,4次“江陳會談”的結果除建立兩會輪流舉辦會談的制度外,同時提供兩岸互利互惠的合作環境,使兩岸關係更能和平穩定發展,這也符合世界各國期待,美國、歐盟、日本等國曾先後聲明,肯定兩岸關係的發展。

  社評說,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經過20多年發展,關係極為密切,2008年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地區,第一大投資地,以及人民出國最多的地區,2008年有超過438萬人次赴大陸,而大陸亦有超過28萬人次訪台。在兩岸關係這麼密切情況下,再加上兩岸血緣相同、文化同源、地理位置相近,如何建立雙方的和平、穩定、繁榮互動架構,讓人民有安心的生活環境、企業有安定的經營環境、經濟能有安全的發展環境,所以,未來海基會的責任依然重大。

  希望海基會在江董事長與高副董事長的領導下,完善執行政府委託的“協商、交流與服務”三大任務,讓台海由過去的“殺戮戰場”成為現在的“和平廣場”;讓兩岸政治關係能由過去的對立走向現在的穩定;讓兩岸經貿關係能透過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而走向合作雙贏,為兩岸人民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