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民進黨為什麼要故意挑釁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2 11:49:18  


民進黨堅持非用“中華民國”的名義簽ECFA、並在協議中明確表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同時還要訂定“ECFA自動失效條款”,這些作法擺明就是要刺激大陸的“敏感神經”,讓ECFA簽不下去。
  中評社台北3月2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陸委會副主委”高長日前強調,兩岸之間的“互不否認”的形勢,已經透過實踐,逐漸落實;同時,簽完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之後,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願便會提高,“機會也會大於零”,這番談話無疑點明一味反對ECFA,卻極力鼓吹台灣要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的作法,不僅昧於現實,而且十分不智。

  社評說,兩岸自兩會接觸以來,“一個中國”政策始終是大陸方面堅持的底線,即使馬英九當選之後,兩岸關係明顯趨於緩和,大陸也一直沒有鬆口。相對的,台灣的絕大多數民眾,也希望維持現狀,並且普遍期待確保“國家主權”。兩岸之間的矛盾,似乎已經成為死結。馬英九雖呼籲大陸要互不否認,但現實上來看要大陸公開說出承認或不否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幾乎不可能。

  如此結構性的矛盾,在現階段確實難以解決,台灣之所以主張“存異求同”,大陸之所以強調“化異求同”,其實反映雙方都承認,在“主權”問題上確有爭議。經過多年來雙方實驗,無論是聲稱“武力統一”,還是提議“正名制憲”等,都證明兩岸單方面追求統一或獨立,都是做不到的。馬英九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用意正在於此。

  儘管這樣,藉由兩岸關係的改善和雙方的默契,這一年多來,確實已累積彼此的互信基礎;透過具體的實踐,更使“兩岸互不否認”,逐漸為大陸方面接受,至少不強烈反對。例如熊貓來到台灣的過程中,為了避免 被矮化為“國內移動”,最後便用台灣和大陸“互贈”的方式,大陸有出口報單,台方有進口報單,並且經台方檢疫,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再加司法互助協議簽訂後,司法審判互相承認,也具有“主權”象徵意義;此外,高雄世運與台北聽障奧運,大陸代表團都參加,馬英九也以“總統”身分宣布開幕。凡此種種,在在顯示大陸即使還不公開承認,至少也不否認“中華民國主權”,這當然是兩岸關係的重大進展。

  然而,這樣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相互的諒解與彼此的善意之上,也就是大陸固然要了解台灣同胞的心聲,台灣也要體諒大陸當局的立場;如果大陸硬要以高姿態逼迫台灣就範,固然十分不智;同樣的,台灣若是非要故意挑釁大陸,也是愚蠢之極。

  像是民進黨堅持非用“中華民國”的名義簽ECFA、並在協議中明確表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同時還要訂定“ECFA自動失效條款”,這些作法擺明就是要刺激大陸的“敏感神經”,讓ECFA簽不下去!試問,這些如果都是捍衛台灣“主權”必須的作為,民進黨執政時期跟大陸協商春節包機時,何以從來不敢堅持這些立場? 

  社評說,顯而易見,民進黨明明知道,兩岸之間談判,許多事只能模糊對待,讓大陸方面能夠有迴旋的空間,可以釋放善意,但民進黨卻非要逼大陸明確表態,讓大陸方面不得不採取強硬立場。好比ECFA簽訂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的機會當然增加,但若要大陸方面現在就公開保證,無異是強人所難。如此做法,除了滿足獨派仇中的心理之外,讓台灣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因而喪失,兩岸關係無法真正緩解,這樣對台灣究竟有什麼好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