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兩岸政經背離的無煙硝競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5 09:36:01  


市場吸力使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
  中評社台北2月15日電/兩岸處於什麼狀態?答案可能人言言殊。但如果說是政經背離的無煙硝競合關係,可能相當貼切。 

  旺報社評指出,政經背離是指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但政治和心理關係卻未同步進展,因而形成經貿及政治與心理上的背離現象;無煙硝競合則是指兩岸交往各自的政治目的不同,彼此都在為不同的目的而競爭,但因為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公開衝突的代價太大,現階段雙方均不準備公開衝突,因而形成無煙硝競合態勢。 

  從大陸1978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兩岸政經背離關係其實就已經註定了。兩岸地理的靠近,語言文化的相近,及台灣淺灘型市場規模等因素,促使台灣企業紛紛借重中國市場走向世界。這使得台灣政府與民眾必須重視兩岸經貿體制的改善,甚至在心理上形成對大陸經濟的依賴。 

  大陸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成功,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已經可以把經貿力量轉化成為有用的政治工具。以大陸的經濟規模,幾乎可以完全吸納台灣而不必擔心台灣會對其做出不利的事,因為這也對台灣不利。大陸也可以用市場攏絡台灣政經菁英,使政經菁英在政治立場上靠近大陸。 

  市場吸力使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但經貿往往不是單純的互惠對等,在強調互惠對等中也隱藏著彼此的算計。儘管如此,經貿關係仍然被歸類為低政治議題。 

  在高政治議題上,兩岸的競合併無鬆手跡象。大陸領導人說兩岸已進入和平發展期,但對台灣的政治壓力並未放鬆。今年1月胡錦濤訪美國前的磋商,中國向美國提出簽署“第四公報”的要求,台灣聞訊震驚。 

  羅賢哲少將被逮捕則是另外一個例子。第3個例子是中國要求“東南亞國家央行總裁聯合會”及“亞洲醫學生聯合會”更改台會員名稱。前者台加入已20年,後者於1985年成立時台灣就是創始“會員國”。中國大陸最近在申請成為正式會員的同時,向大會要求台灣改名。凡此,皆使人擔心兩岸在政治和心理上的關係會越來越遠。 

  上述現象其實突顯兩岸無煙硝的競合仍然激烈。北京領導人沒有放棄統一的使命,仍然設法從各個方面迫使台灣束手就擒。這包括透過簽署“第四公報”完全切斷美國和台灣的安全關係,設法掌握台軍的指、管、通、情系統以便必要時使系統迅速失能,也包括有效隔離台灣與國際社會的直接交往。 

  兩岸各自有暫時避免煙硝的理由。北京的原因包括:優先發展國力、化解國際中國威脅論、經濟實力足以吸納台灣並制約台灣走向政治獨立、武力選項代價太大。台灣的原因包括:需要借重大陸市場恢復經濟活力,並和國際興起的區域自由貿易制度接軌、期待以時間換取空間、希望大陸對台政治態度隨著經改而產生質變、中國走向民主化,兩岸逐步融合等。 

  這種政經背離的無煙硝競合併非兩岸獨具,美中和日中關係亦復如此,而且兩岸關係和美中、日中關係亦相互牽連。在複雜的多邊互動關係下,兩岸關係可能因為小事故而擴大,也可能快速穩定下來,因為摩擦升級對彼此的代價都很大。除非哪一天某一邊認為國力大到可以不必擔心升級後的代價成本。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國際政治的本質,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但仍然可以套用國際政治的角度觀察。 

  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倡議兩岸應建立有效的意外事件協商機制,是從危機管理的角度出發。在複雜的兩岸與東亞政經背離無煙硝競合關係下,確實應該建立有效的危機監測與管理機制,而台灣是兩岸及東亞互動中最弱勢的一方,更應該重視危機的監測與管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