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第四屆兩岸發展論壇”的學者們26日乘船遊覽富春江(中評社記者攝) |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台灣記者問時,特地提到《富春山居圖》:“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這席情真意切的話,表達了多少中華兒女的拳拳之心,承載着多少兩岸同胞的盼望!
前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傅申用三句話概括《富春山居圖》:“生於庚寅年,毀於庚寅年,名於庚寅年”。歷史就是這樣“巧合”。他說,《富春山居圖》於公元1350年庚寅年完成;300年後,1650年,明代收藏家吳洪裕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是為“毀於庚寅年”;而同樣是在庚寅年的今年,溫家寶總理的深情希望,讓《富春山居圖》從一件藝術珍品變成兩岸相連的一個文化象徵符號。
當前,兩岸交流合作已經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文化教育等領域。本屆“兩岸發展論壇”以如何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為主題,選在《富春山居圖》的故鄉舉行,意義非凡。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專家學者近100人參加了論壇。在25日的嚴肅緊湊的會議圓滿結束之後,學者們26日乘船輕鬆遊覽了富春江風光,領略這幅“真實版的富春山居圖”。
微霧籠罩江面,觀光船在平靜的水面上徐行,兩邊盡是一個接一個的墨綠色的小山丘。學者們紛紛讚嘆此地山清水秀、景色迤邐、人傑地靈。
明年6月到9月,兩段《富春山居圖》將首次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參加“第四屆兩岸發展論壇”的學者期待兩岸《富春山居圖》的交流“有來有往”,盼“無用師卷”也能早日回到大陸“探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