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里根痛恨柏林圍牆,可是他的外交政策卻總是小心翼翼,避免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他1983年曾說,“核戰是一場不能打的仗,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中得勝。”里根上任初期便嘗試與蘇聯領袖對話,可惜一直沒有什麼重大進展,直至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他才真正找到可以一起攜手終結軍事競賽和放棄核武的合作對象。
里根1987年訪問西德時,他已經與戈爾巴喬夫建立了足以迎接改變的互信基礎。發表勃蘭登堡門演說前的一個星期,里根幕僚還在努力說服他放棄講稿上的那一句“快拆掉圍牆”,認為這是不切實際和不可想像,徒令戈爾巴喬夫尷尬而已。但里根最後還是堅持要說,因為他認為這一句是建議而非叫陣,對戈爾巴喬夫有啟發性意義,他說,“若戈爾巴喬夫能拆掉圍牆,諾貝爾和平獎必唾手可得。”
里根說得沒錯,戈爾巴喬夫後來不但贏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更當選《時代》雜誌的十年風雲人物。
但事實上,推動圍牆的,既非戈爾巴喬夫,也非里根,圍牆是自己榻下來的。里根只不過是預知戈爾巴喬夫將會瓦解前蘇聯共產主義陣營,准許東歐國家邁向民主化。在這幕歷史大戲裡,里根只是扮演著配角角色,但正如史學家威蘭茨(Sean Wilentz)所言,“里根成功結束了冷戰,不管如何,這都是1945年以來美國總統所作出的最大成就。”
里根二十年前的成功,對總統奧巴馬又有什麼時代意義?里根上任後致力復修與蘇聯關係,奧巴馬現在也希望與伊斯蘭世界的伊朗和阿富汗重新建立關係,像里根一樣,這絕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里根能察覺到危機所在,並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來,帶領民眾樂觀努力前進。現在美國也面對著各股力量威脅,政客必須以堅定的決心和極大的耐性來應對。奧巴馬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重現當年里根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