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深化和平發展 迎接東亞合作新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3:19:52  


  “鶯啼燕語報新年”。日曆翻開新的一頁,也宣告了東亞合作新時代的來臨:2010年1月1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宣告誕生。這個擁有19億人口、6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和4.5萬億美元貿易規模的自貿區,橫空出世,成為繼北美、歐盟之後的世只第三大自貿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成,意味著自太平洋西南沿海,直至與印度洋交彙地帶的廣袤地區,出現了一個融合的新興大市場。在這個大市場內,雙方將相互開放,超過90%的產品貿易關稅將降為零,約有7000種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此外,在服務貿易以及投資等方面,亦將形成實質性的開放及自由、便利機制。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誕生,是對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貢獻,也對世只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餘波蕩漾,世只尚未能從經濟衰退中恢復過來,一些主要國家為轉移本國危機,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之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啟動,無疑向世只傳遞了東亞願意繼續堅持貿易投資自由化方向、堅決反對貿易投資保護的積極信號。這不但能促進中國--東盟的經濟發展,也將對世只經濟復甦產生積極影響。

  與此相呼應的,是日本新上台的民主黨政府提出的建立“東亞共同體”的構想與目標。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9月21日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建議日中兩國“在承認雙方差異的同時構建信賴關係,希望構思東亞共同體”。鳩山由紀夫曾撰文介紹他的主張,在他看來,“東亞共同體”是指在通商、金融、能源、環境、救災援助、傳染病對策等廣闊的方面進行域內合作的一種體制。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願同東亞各國深化合作,向建立東亞共同體目標邁進。

  一石激起千層浪。日本“東亞共同體”的主張,在亞太地區引起廣泛反響:先是美國表示不能缺席“東亞共同體”,繼而澳大利亞也乘舉辦APEC會議之機,提出建立包括澳、新、印以及美國在內的“亞太共同體”。接著,韓國表示要修建連通中國以及日本的海底隧道。一時間,合作與共同發展,儼然成為亞洲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主題詞。

  此後,美國、加拿大政府首腦先後訪問北京,並發表了聯合公報。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明確將中美關係定位為:“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並將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

  在這個大背景下,海峽兩岸關係在過去的一年也順利發展,兩岸三通全面實現,旅遊及高層次人員往來不絕於途,和平發展穩步邁入新階段。兩岸繼11月中旬簽署金融MOU協議後,12月下旬,海協、海基會兩會負責人在台灣再度會晤,就兩岸關係中的具體事務進行磋商與溝通。

  先前兩岸密切關注的ECFA協議並不是此次“陳江會”的主要議題,但國民黨執政團隊表示一切按原訂計劃推進,推動ECFA的進程與現行大陸政策不變,相信兩岸在今年上半年能夠達成ECFA協議。兩岸ECFA協議是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即開始推動的一項重要經濟政策,對於台灣而言,其意義不僅在於使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大幅降低島內企業關稅與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兩岸經濟合作來參與東亞經濟整合,以避免台灣被邊緣化的危險。

  這樣的好事也一如既往地遭遇島內反對黨的歪曲與譭謗。他們“巧言惑正理”,以主觀臆測的所謂農業可能損失擴大至全局,完全不顧台灣的整體利益和大多數人民的利益。而執政當局卻疏忽或輕慢了對於為何要簽署ECFA協議的詳盡宣導與教育,特別是對中南部地區和基層民眾。其後果直接表現在前不久的縣市長選舉結果上。正如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所言,“邦國如果忽視教育,其政制必將毀損。”馬英九執政團隊應該深刻檢討,吸取教訓,深入宣導ECFA對於台灣的意義和好處,做到家喻戶曉,以順利達成兩岸ECFA協議。

  馬英九團隊執政以來,雖然也不斷努力促進兩岸關係發展,致使改善、發展兩岸關係成為馬政府最受民意肯定和最值得稱頌的政績,但卻一直提不出一套完整、前瞻的兩岸關係論述,對於大陸定位模糊,敵友難辯;致使反對勢力“打蛇隨棍上”,至今仍以反共、反中的口號蠱惑人心。殊不知當今中國和平崛起已成大趨勢,國際社會也都已認可、順應這個大勢。台灣既往獨特的地緣戰略優勢地位已隨此國際大勢位移而迅速消失,要想恢復往日榮景,非借助兩岸特殊的地緣、血緣、親緣、文緣關係,通過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共同進程中與大陸共創繁榮。

  “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明乎此,執政不難矣!

  (《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月號,總第145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