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在共同發展中累積互信 漸進融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7 16:53:11  


  7月30日,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一次例行發言引發島內輿論震盪。發言人的談話其實很普通,也是大陸一貫的主張和立場,但經島內媒體扭曲解讀,則成為大陸對於“撤飛彈”的表態。“飛彈”這個敏感字眼長期以來經島內不同政治勢力操弄,已經成為政治圖示,引起各方強烈反應也屬正常。不過如此假議題能真發酵,卻表明兩岸之間政治、軍事安全互信的薄弱與不足。

  政治互信是不同政治團體、政治勢力之間交往的基礎和出發點。沒有基本的政治互信,雙方不可能達成合作,永遠處於猜疑和不確定狀態。所以,建立政治互信歷來是政治團體、政治勢力之間尋求和平、合作、雙贏的首要政治目標。

  在長期敵對的政治勢力之間,政治互信的產生和建立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海峽兩岸恰好是這樣的狀況:國共兩黨當年在大陸相互敵對、有我無你的零和博弈多年後,又將這種博弈帶入台灣海峽,迄今已經超過60年。這60年中,大陸方面在30年前已經宣佈放棄武力解決、改採和平統一的政策;台灣方面雖然在九十年代初宣告廢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但仍視大陸為敵方;直至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後,兩岸才開始進入真正的和平、和解階段,步入和平發展期。儘管如此,執政當局內部仍有不少人對大陸政治心結未除,心存疑慮;在軍事安全政策上仍視大陸為對手,甚至願意繼續充當地緣政治時期外國勢力圍堵中國的馬前卒;而島內的其他政治勢力依然以大陸為敵,造成整個社會輿論氛圍仍彌漫著冷戰遺緒,普羅大眾敵友莫辨,在國家認同等大是大非問題上思想混亂,遊移飄忽,“反中、恐共”仍大有市場。

  正因為如此,早在國民黨再次奪得執政權後,2008年4月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就兩岸關係提出16字方針,把“建立互信”放在首位。而馬英九在次年7月也提出兩岸關係16字箴言,“建立互信”排列其中第二位。由此觀之,兩岸最高領導人對建立互信有著高度一致的認識。

  建立政治互信,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和有利條件。兩岸政治互信的建立和取得,須在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中累積增進,需要時間和共同經歷來營造和檢驗。最近2年多來,兩岸關係在雙方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一連串豐碩成果:兩岸兩會達成14項協議和2項共識,實現了兩岸大三通和經濟、金融的整體框架合作,在文化、教育等領域也開展一系列合作;甚至在最為敏感的外交領域,兩岸也實現“外交休兵”,大陸並協助台灣參與了世界衛生組織等重要國際機構的活動。可以說,兩岸初步實現了共同發展。

  最近,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指出兩岸雙方增進在共同政治基礎上的互信,對下一步兩黨和兩岸關係發展至為重要,他真誠希望兩黨“增進互信,求同化異”;而吳伯雄則向胡錦濤轉達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托傳的十六字信息“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增進互信”和“累積互信”的意思一樣,都表明雙方認同2年來的“建立互信”已經取得成果,但需要進一步增進和累積,才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2年多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表明,政治互信的建立過程,與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密切相關。政治互信是基礎,基礎打得越深、越廣,兩岸關係的大廈方能建得更大、起的更高。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雙方的政治互信基礎尚比較薄弱,因此,在經濟、文化等低政治領域內的合作可以較容易的達成,而軍事安全、政治關係等高階政治領域內的合作則因互信不足,條件不具備,因而難以在短時期內開展,目前還屬於探索與創造條件階段。

  歷史的經驗表明,在長期對立的政治勢力和政治團體之間,建立政治互信是一個長期、艱難的磨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免出現挫折,存在反復,需要細心、耐心和關心。特別是在建立政治互信的初期,對於雙方的政治關切、雙方的敏感之處予以體諒和包容,不應提出過分的政治要求,不要輕易刺激、傷害對方;否則,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猜疑和顧慮,損害剛剛建立起來,還很稚嫩、脆弱的政治互信。

  培育政治互信的途徑,最重要的是通過雙方的良性互動、培植共同利益、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合作過程中實現。只有在具體事務的合作中,雙方才能最有效地培養感情、建立互信。正如一位軍人所言,“同一戰壕的戰友才能建立生死互信”。因此,兩岸之間軍事安全互信的建立和培育不妨從具體軍事安全事務的合作開始,比如共同打擊海盜、保障海上航路安全;共同舉辦海上人道、安全搜救演習;共同開發海洋資源、保障國家領海權益等等。通過個案合作,增進瞭解,累積互信,為日後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建立創造條件,探索經驗。

  由此逐漸由低階領域的合作步入高端政治領域合作,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則可排除干擾,穩步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兩岸的漸進融合。

  這是兩岸三地炎黃子孫所共同期待的!

 (《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9月號,總第153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