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為何國民黨地方政治會出現四分五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09:37:15  


  中評社台北10月5日電/聯合報社論指出,剛爭回喪失了八年“中央”執政權的國民黨,現正面臨地方根基動搖的嚴重危機。

  輸掉苗栗“立委”補選,再輸掉雲林“立委”補選,雲林縣長提名候選人張麗善又宣布退選,澎湖博弈公投亦告失敗……。事情還沒完,花蓮、台東、新竹、南投及嘉義的縣長選舉皆出現分裂內訌……。根基動搖,大廈亦岌岌告危。

  一般認為,問題出在“地方派系”。此說似只說對了一半。在全世界的民主政治中,地方派系皆不能免,且派系有助政治整合及政績的累積;所以,問題其實出在派系的風格、品質與形象。“雲林王”張榮味的派系,如今落得“青埔宮/整碗捧”的譏評,引起了選民的質疑;“澎湖王”林炳坤對博弈產業的投入,其背後的政商結構也使選民疑懼。而張、林二人的派系形象,可謂正是一般國人對國民黨地方派系的既成印象。何況,張、林皆是“無黨籍”,卻能挾制國民黨,可見派系已是尾大不掉。

  二○○八年“中央”政權的政黨輪替,主要是因陳水扁的民進黨政權在貪腐失政及操作台獨上,失去了民眾的信任;國民黨因而有了取而代之的機遇。現在眼前出現的問題則是:國民黨在地方政治上的正當性面臨了社會的考驗,從台東鄺麗貞、花蓮傅崐萁、雲林張榮味到澎湖林炳坤,皆是同樣的課題。

  為什麼國民黨的地方政治會出現這種四分五裂、捉襟見肘的現象?試與民進黨相較,探其隱微。一、民進黨崛起於全台性的政治運動,一直有強烈鮮明的政治號召,因而第一、二代的地方政治人物亦有全台性的知名度,皆以“台灣價值的代言人”自居;反觀國民黨,“中央”與地方幾乎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世界,因而地方政治人物一向以利益分配為政治操作的主題,幾乎無人能在精神感召或意識形態上成為“台灣的代言人”。沒有政治號召的精神主題,只有利益分配,這是國民黨地方政治人物及地方派系難以提升的因素之一。二、民進黨內有全台性的“政治派系”(如正義連線、新潮流),相當程度地疏導及節制了“地方派系”;相對而言,國民黨的精神主題不足以分化出政治派系,黨中央亦壓制政治派系,卻無力節制地方派系。三、民進黨的“政治派系”亦有人才培訓的功能;例如:議員選上“立委”,助理即選議員;“立委”選上縣市長,助理即選“立委”。反觀國民黨,比較凸顯的印象是家族世襲,代夫出征、代子出征,甚至“青埔宮/全碗捧”。因而,派系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風格。王玉雲、余登發那類的派系,民眾都眼看它樓起樓塌;張榮味、林炳坤之類的派系亦必有強弩之末的時候。

  以雲林的例子來看,國民黨再也不能以張榮味為“代理人”,張榮味亦再也不能以國民黨為“政治工具”。這不是誰不跟誰玩的問題,而是社會發展至今日,已經不容許這樣的玩法。

  馬英九兼黨主席,“中央”大局已是捉襟見肘,遑論有效處理分崩離析的地方政治。現在不只張麗善、傅崐萁、鄺麗貞給他出難題,連花蓮及新竹縣也出現老縣長力挺否定初選者;可見,國民黨中央既無強人以威懾地方,又無精神號召或優異的“中央”政績以感召地方,何只張榮味,任何人皆可理直氣壯地宣示:“不跟黨中央玩下去!”這般情狀,如何了得?

  國民黨不可能終結地方派系,但應當回頭問一個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民進黨的地方人物,不論什麼小蘿蔔頭,都敢不問陳水扁的爛攤子,而大言不慚地說:我代表台灣價值!而為什麼國民黨的真正草根地方人物卻不能說:我代表台灣價值,我代表台灣精神?為什麼不能從利益分配的泥淖中走出來?又為什麼國民黨在處理地方傾軋時,不能向選民訴諸一個更高遠的價值目標,使地方投機人物知難而退?以致連張輝元也敢玩“代子出征”,視黨中央如無物。

  平平是台灣人,難道“國民黨的台灣人”不如“民進黨的台灣人”?這個問題很大,且現在也找不出答案,即使找出答案亦已無濟於燃眉之急。但是,這卻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對國民黨而言,不找出答案不行。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