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訪漢寶德:兩岸藝術各擅其長應相互學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2 00:46:53  


 
  他表示,外界會有誤解,一是台北故宮長期宣導,吸引外國人士來台研究中華文化,較有知名度,“名品”較多,形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二是大家到北京故宮,常常只看建築宮殿,廂房展示的文物卻沒人要看,展示面積小、參觀動線不佳,都是問題,因此有台灣學者建議大陸另外蓋一個博物館,展示北京故宮的文物。

  關於馬英九提倡中文要“識正書簡”,漢寶德表示,這想法來源就是國民政府自大陸撤退前的情形。後來中共整理簡體字的時候,引用農工階級至上的觀念,把農夫簡化使用的字擺上去,導致不該簡化的被簡化,就會發生混亂、錯誤的問題。

  他舉例,正體字的“前後”二字,一旦翻成簡體,就會寫成“前后”,但正體字是的“后”與“後”就根本就“風馬牛不相及”,翻譯便容易出錯,因此他建議,兩岸可以討論、商量,把實在不適合的文字將它改回來。

  馬英九希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漢寶德認為,文化若要當成產業,就必須大眾化,文化層級就不會太高,因為文化藝術是一個金字塔,愈高級的東西愈少人懂,即“曲高和寡”。因此文化與文創產業,應該加以區隔,尤其是韓國抓到這個竅門,近年來努力的在搞電視,十分成功。因此,他建議台灣若要發展文創產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與電視,多發展一些高度吸引的節目與影片,而非藝術電影。

  至於兩岸學歷互相認證,開放陸生來台就學,甚至兩岸學生互相交流、唸書,漢寶德也贊成,但開放後是否會真能夠促成交流?他表示,大陸一流的學生若能考上北大、清大,或者能留學美國唸哈佛等名校,那何要到台灣來留學?因此台灣的學校應力爭上游,建立聲望,才能吸引大陸一流的學生來台就學。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