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鄭必堅:擴大交流消弭兩岸歷史隔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3 12:13:27  


鄭必堅表示,只要不斷地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就能夠形成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把握和共同開拓。(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1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康子仁、黃筱筠)中共中央黨校前常務副校長鄭必堅今天上午在台北出席“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時指出,面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只要不斷地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就能夠逐步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從而形成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把握和共同開拓。

  鄭必堅表示,從中國歷史大變局來看,稱得上大變局的時期有三,第一次是春秋戰國,第二次是19世紀鴉片戰爭後一百多年間的社會大變動,第三次是20世紀,197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中期發端,世界出現新的大轉折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他指出,60年來,兩岸走過二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就大陸來說,這是歷經艱辛探索而開創出一條全新發展的道路。而台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台灣同胞的辛勤努力,創造了使台灣躋身於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值得所有中華兒女驕傲。然而,台灣社會面對歷史大變局的整體轉型尚未完成。

  他說,尤其是近20年來,台灣島內台獨與反台獨這兩種思想、力量和道路選擇的激烈衝撞,對台灣的社會意識、政治局勢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種種突衝對立固然不是台灣社會矛盾的全部,卻攸關台灣的命運和前途。這一較量雖然至今沒有完全結束,但台灣主流民意否定台獨和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走向是十分清楚的,台獨的沒落與衰敗也是必然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