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簽ECFA是幫人民做生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9 15:50:29  


馬英九向全民報告ECFA,他強調,未來類似的記者會將不定期舉行。(中評社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記者 黃惠玟、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下午於“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針對ECFA(兩岸經濟協議)向全民報告進度。馬英九強調,台灣要與大陸簽署ECFA就是要幫人民做生意,以提昇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在全球布局中不會被邊緣化。說明中,馬對中國大陸市場以“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稱呼,而這個稱呼也就是兩岸必須簽署的最大理由。

  這場記者會“總統府”定名為“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記者會,由馬英九親自主持,包括“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經濟部長”施顏祥、“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都陪同出席。馬英九在說明ECFA對台灣的意義後,並接受媒體的提問,由於時間相當緊迫,只允許四個問題,整場記者會歷時40分鐘左右。

  馬英九在報告時,講到特別之處,還刻意用台語、客語發音,尤其在強調為什麼要和中國大陸簽署ECFA時,他強調,簽是希望幫人民做生意,提昇台灣的競爭力,假如和大陸簽了,其他國家將會對台灣增加投資,以獲得零關稅優惠,屆時台灣的就業機會將會增加,台灣的年輕人不用再出國,這是最主要的功能。

  ECFA的內容,馬英九指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減免關稅、投資保障及保護智慧財產權等。簽了,當然會對台灣競爭力不足的產業有影響,不過,這部分反而也可以透過振興產業,促使產業調整體質,最後,“經濟部”也決定花10年編列950億元台幣進行損害救濟的工作。

  馬英九提及,儘管過去台灣無法和其他國家簽署經濟協議,是因為中國大陸過去對台灣有相當多的矮化,不過,透過與大陸的簽署,其他國家和台灣談協議的壓力就會變小,而誘因也相對會提高。同時,他指出,中國大陸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簽了,兩岸的貿易額會比過去增加很多,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並非只有台灣會成長,其他國家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提高也是如此,更何況中國大陸現在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

  至於外界質疑簽ECFA之後可能會有陸工來台,及大陸農產品進口的問題,馬英九刻意以台語說明,他指出,陸工來台不是自由貿易協定的問題,而是區域貿易的機制,至於農產品進口部分,從他上任至今並沒有開放1項進口,而他不準備開放,請大家放心,請農民放心,“我說到做到!”

  最後,馬英九表示,他當“總統”,就是要幫台灣找到出路,讓很多台灣的子弟可以留在台灣,這是做“總統”很重要的工作,而他的整個大戰略就是就是要壯大台灣,結合兩岸,佈局全球,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興旺,如果閉鎖,台灣一定萎縮,馬政府一定會很小心的把可能會造成傷害的部分好好護住,才能在複雜的國際情勢中立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